两个多小时后,满载而归的小船靠了岸,一早就有十几辆来自潍坊、烟台的冷藏车等着拉货……
“收成咋样?”
“以前也就挣三四十万元吧,去年得七八十万元,加入合作社后,收入蹭蹭涨。”王亮高兴地对记者说。
以前,由于养殖户们分散经营,自己联系客户,养殖规模不足,导致价格也上不去。“成立了合作社,养殖规模上去了,我们出去对接烟台、潍坊等大客户,并按照客户的要求,进行统一管理,品质上去了,价格也提高了。以前一斤扇贝三四块钱,去年接近五块钱。”琅琊镇将军台社区党委副书记、东港头股份经济合作社党支部书记解传波告诉记者,养殖规模上去了,购买种苗也能把价格降下来,降低养殖户成本。
2020年5月至今,东港头网格村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充分利用海水资源规模化发展扇贝养殖。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还积极组织社员出去学习,开阔眼界。王亮说:“以前就养了五千多笼,出去一看,扩大规模才能形成竞争力,于是就又养了五千多笼。”
在海边,记者看到很多辆拖拉机后面都有一个托盘拉着小船。这是怎么回事?解传波说:“以前出海,要根据潮汐的时间。出去学习后我们引进运船拖拉机,解决了出海与潮汐不适应、单日出海次数有限等问题,使日均扇贝出售量增多,劳作周期也大大缩短。”
王亮告诉记者,目前,网格村渔业合作社现有社员53户,全村养殖面积从8000亩扩大到16000亩,全年共生产扇贝1300万斤,2020年整个合作社年产值达3600多万元,纯利润约2800万元。
“一艘船少了,客户要的扇贝多了,弄不上来,今年想再买一辆拖拉机和一条小船。”望着离开的最后一辆冷藏车,王亮和记者谈起了今年的打算。
解传波接过话说:“近年来,青岛西海岸新区通过推行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村集体经济模式,推动产业升级,由合作社统一开发、管理,统一品牌、经营、销售,有效弥补一家一户规模小、升级难的弊端,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同时不断充实海洋、农业等专业化干部人才,助力乡村振兴。”(记者 王健高 通讯员 张海铎 董雪)
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