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普博览 » 农业科普 » 正文

北斗赋能智能农业 提升生产效率

发布日期:2020-06-26  来源:央视网  浏览次数:151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视频)央视网消息: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的应用,在农业生产等方面也正在推广普及。自动规划插秧路线、无需人员驾驶操作,这都让农业生产的工作效率大大提升。眼前的水田面积将近550亩,往常要完成全部的插秧作业至少需要3个人,一个开车,两个加秧,起码工作15到20天。而现在,张剑只需要站在稻田边,设定好参数后,插秧机就自动开始作业,不到10天就完成了所有

(视频)

央视网消息: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的应用,在农业生产等方面也正在推广普及。自动规划插秧路线、无需人员驾驶操作,这都让农业生产的工作效率大大提升。

眼前的水田面积将近550亩,往常要完成全部的插秧作业至少需要3个人,一个开车,两个加秧,起码工作15到20天。而现在,张剑只需要站在稻田边,设定好参数后,插秧机就自动开始作业,不到10天就完成了所有的工作。

这台插秧机上正是使用了北斗提供的高精度定位服务,可以在设定好的作业区域自动规划插秧路线,无需人员进行驾驶和操作。而要保证插秧机能够按照规划的路线准确行驶,就要求定位精度必须要达到厘米级。

相比传统的插秧机,这台可无人驾驶的插秧机具备不受光线干扰、可以夜间作业、作业质量高等特点。其工作效率提高20%以上,节省50%的人力成本,也减少了作业中的秧苗浪费。

据了解,像这样的无人驾驶插秧机已经陆续在海南、新疆、江苏等地的农业生产中应用。同时在空中,基于北斗高精度时空数据的植保无人机也逐渐投入应用,每小时作业可达150亩。相比于每小时作业50亩左右的传统自主飞行植保无人机,效率提升200%。

责任编辑:张鹏辉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