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国家开发银行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在规划重点领域时,将手工艺与创意设计、美术产业等并列,体现了新时代文化产业发展的全局意识和对手工艺的高度重视。
振兴乡村手工艺的历史和时代语境
散入千家万户的乡村手工业,曾是男耕女织的乡土社会中最为重要的经济形态之一。在一百多年现代化进程中,我国乡村手工业从总体上走向衰落,但在特定的时期和特定的区域,也曾出现繁荣的局面。例如,20世纪80年代,在苏绣出口创汇的盛期,大量订单分包到乡村,形成了姑苏10万绣娘的盛况。再如,20世纪90年代,随着工匠艺人陆续回归,云南鹤庆新华银匠村形成了产业聚集效应,一直延续至今。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苏绣产业从分散的家庭手工业转型为高新区创意产业聚集带,而鹤庆金属工艺也从民族工艺品市场拓展至全国茶具市场。在此转型过程中,鹤庆金属工艺依然分布在自然村落中、保持着家庭作坊为主的业态,但是其性质却发生了重要变化,即从劳动力密集型的制造业,转变为带有较高附加值的特色文化产业。鹤庆金属工艺的价值,并不仅仅体现在银铜器产品中,而是与美丽的自然风光、淳朴的民族风情一起,成为发展乡村旅游、赋能乡村振兴的无形资产。
新时代乡村手工艺的振兴,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双重属性,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2015年以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和《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先后实施,推动传统工艺融入现代生活,服务个性化、多样化的美好生活需求。在此过程中,传统手工艺既作为被保护的文化遗产,也作为活跃的生产力要素,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转型、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
手工艺带动乡村振兴的优势领域
在新时代社会条件下,传统手工艺的价值和潜能得以充分展现,可从多方面带动和促进乡村振兴。手工艺赋能乡村振兴的优势主要体现为以下四点:
(1)手工艺能耗小,成本低,就业灵活,适合居家就业和分散式生产。在贵州和云南,刺绣、织锦、蜡染、扎染等传统工艺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随着交通和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山区妇女实现了居家就业,外出工作的能人返乡创业,大学毕业生返乡继承家业。产业兴旺则人丁兴旺,人丁兴旺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手工艺以居家就业的形式,缓解了人口外流造成的空心村和留守儿童问题。
(2)手工艺作为一种艺术化的生产,为劳动者带来获得感和幸福感。随着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们对工作的选择不仅考虑物质层面也考虑精神层面的需求。以蜡染为例,民族服饰上的蜡染,记载着神话和历史传说,凝聚着族群认同,寄托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非遗工坊,妇女们一边聊天一边工作,其乐融融。手握蜡刀的乡村妇女,不仅获得了相应的物质回报,也获得了工作的尊严和精神的满足。
(3)手工艺多采用天然原材料,由此形成的产业链和生态圈,散发着“天人合一”的独特魅力。竹编、草柳编、手工造纸、酿酒、制茶、制砚等,往往就地取材,其产区常常在钟灵毓秀之地,适合发展乡村旅游。
(4)手工造物活动多与地方文化、民俗生活相关,传统工艺融入日常生活,对于复兴地方文化具有独特意义。振兴传统工艺,有助于增添日常生活的地域文化特色和魅力,使节俗活动具有更强的形式感和仪式感。年画、花灯、狮头扎制技艺,为节日增光;织绣印染,为服饰添彩;漆盘、银碗、陶壶、盆景,为家居生活平添雅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复兴传统工艺和传统装饰形式,有助于彰显地方生活风格,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手工艺赋能乡村振兴的原则和方向
《意见》指出,要继续实施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推动传统工艺在现代生活中广泛应用;要鼓励非遗传承人、设计师、艺术家等参与乡村手工艺创作生产,加强各民族优秀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促进合理利用,带动农民结合实际开展手工艺创作生产。
《意见》还指出,要推动手工艺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培育形成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传统工艺产品和品牌,鼓励多渠道、多形式进行品牌合作,提升经济附加值;要充分运用现代创意设计、科技手段和时尚元素提升手工艺发展水平,推动手工艺创意产品开发。
总之,应遵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原则,以文化和旅游产业为依托,推动传统工艺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赋能乡村振兴。
具体而言,可在具备条件的乡村和小城镇,建立健全手工艺产业链,带动村民居家就业,修复以传统工艺为纽带的自然生态系统,恢复以传统工艺为物质载体的传统节俗活动,激发乡土文化活力,吸引非遗传承人、艺术家、设计师等创意人群的集聚,发展全域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使乡村成为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可居可游之地。
(作者为清华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勾晓庆 李杨
总平台审核编辑: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