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人物事迹 » 正文

“新农人”陈开林和他的柑橘林:返乡后成产业带头人

发布日期:2022-04-01  来源:新华社  作者:韩振蒋彪 吴琼 王宇轩  浏览次数:1263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新华社重庆3月29日电 曾经,长江上游支流大宁河畔,重庆巫山县大昌镇黄林村的山坡荒了几十年,上面长满了一尺多高的巴茅草。如今,数百亩柑橘林正值采摘时节,果子压弯了枝头,犹如一只只“灯笼”。一名返乡“新农人”的到来,让黄林村的旧貌换了新颜。2009年,23岁的陈开林从重庆三峡学院计算机专业毕业,选择回到黄林村。他瞄上屋后的那片荒山,想流转出来种柑

新华社重庆3月29日电 曾经,长江上游支流大宁河畔,重庆巫山县大昌镇黄林村的山坡荒了几十年,上面长满了一尺多高的巴茅草。如今,数百亩柑橘林正值采摘时节,果子压弯了枝头,犹如一只只“灯笼”。一名返乡“新农人”的到来,让黄林村的旧貌换了新颜。

2009年,23岁的陈开林从重庆三峡学院计算机专业毕业,选择回到黄林村。他瞄上屋后的那片荒山,想流转出来种柑橘。可村民对这个“愣头青”并不相信:一是没有出山的公路,种出来咋卖?二是没有种植的技术,他能种好果树?但陈开林并没有放弃,他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花了两个多月,最终流转了500亩荒坡。

陈开林在柑橘林里采摘水果。新华社记者 韩振 摄

他花10多万元重修了出村的山路,足足有4.5米宽。以前,那是一条窄窄的烂泥巴路,连三轮车都进不了村。他又花了10多万元整治了坡地,购买了几万棵柑橘苗。为了弥补种地经验不足,他跑到周边的柑橘产地考察学习,花钱请外面的专家上门指导,自己边学边摸索。

从一开始,他就选择生态种植,购买商品有机肥,又去农户家收集农家肥。为了检测不同有机肥种出的柑橘效果,他把柑橘地划片,不同的片区施不同的肥料,然后把土质、果质拿到县农委去检测,为后期种植做参考。

陈开林在柑橘林里进行防治病虫害工作。新华社记者 韩振 摄

农业投入大、见效慢。陈开林的积蓄用完了,急得焦头烂额。村民看他做事踏实,就你凑一点我凑一点,给他凑“续命钱”。

陈开林也没有“坐以待毙”。柑橘3年才挂果,他就在果林里套种芝麻和土豆。等到柑橘开始挂果,得知陈开林是生态种植,周边的水果经销商纷纷上门。第一年,陈开林的柑橘卖了20多万元。如今,柑橘每年的收入稳定在50多万元。

陈开林在柑橘林里采摘水果。新华社记者 韩振 摄

稳定的收入,让陈开林还清了村民的借款,还在城里买了房子。他也没忘记带领村民一起致富。

50岁的村民郑达福曾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陈开林请他到果园做工,每年发1万多元的工资,直到他的孩子大学毕业。陈开林还免费给村里七八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鱼苗、柑橘树苗,最终帮他们脱了贫、致了富。

如今,眼看着村里又要修一条路,路通后县城到果园开车只要不到半小时,陈开林又动起了脑筋:他计划把村里的土坯房进行改造,发展民宿、农家乐。

眼下,在陈开林的带动下,已经有两户村民行动起来。他们又流转了1000多亩荒地,想跟陈开林一起,将黄林村的柑橘产业发展得更好。(新华社记者韩振 参与采写蒋彪 吴琼 王宇轩)

责任编辑:刘思远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