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要闻综合 » 正文

盯紧“短板”环节 农机购置补贴重点支持粮食烘干等机具

发布日期:2022-03-03  来源:中国农机化导报  作者:杨杰  浏览次数:510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农机购置补贴重点支持粮食烘干等机具,为烘干机市场再添旺火。粮食烘干是粮食生产问题的“最后一公里”,提升农业生产全程水平,烘干环节依然是短板。当前的烘干机市场已经不再是一哄而上,理性的市场酝酿更多机会。大浪淘沙,留下的都是真正的品质企业。粮食烘干机企业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要盯紧各地政策和补贴风向,才能在市场竞争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农机购置补贴重点支持粮食烘干等机具,为烘干机市场再添旺火。粮食烘干是粮食生产问题的“最后一公里”,提升农业生产全程水平,烘干环节依然是短板。当前的烘干机市场已经不再是一哄而上,理性的市场酝酿更多机会。大浪淘沙,留下的都是真正的品质企业。粮食烘干机企业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要盯紧各地政策和补贴风向,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

近日,湖北省农业农村厅、湖北省财政厅等5部门联合印发《全省粮食烘干能力提升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省粮食烘干中心(点)达到2100个左右,烘干机保有量达到1.1万台以上,烘干处理能力达到24万吨/批次以上,基本满足全省粮食烘干处理需求。《方案》还明确了三项重点任务,分别是全面提升主粮烘干能力、着力优化粮食主产区烘干能力结构、大幅提升丘陵山区粮食烘干能力,以提升水稻、小麦烘干处理能力为重点,新建一批粮食烘干处理中心(点)。到2025年,水稻、小麦产地烘干率分别达到80%和95%;优化烘干能力布局,淘汰高耗能烘干产能,加快老旧烘干设备升级改造,全面提高烘干设施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到2025年,湖北省粮食主产区烘干设备智能化、信息化率达到65%以上;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区域性烘干点和配置一批小型移动式烘干机。到2025年,丘陵山区粮食产地烘干率达到65%以上。

《方案》指出,以农机合作社为主,广泛吸收各类种粮主体参与,通过独资、股份制、合作制等形式,新建、改扩建一批粮食烘干中心,快速提升湖北全省粮食烘干能力。到2025年,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和经营的烘干中心达到1500个以上,占当年粮食烘干中心总量的70%左右。以绿色环保和智能化、信息化为目标,高起点建设和改造烘干中心,实现烘干处理自动控制、精量控制和信息化管理,显著提升粮食烘干设施节能水平。到2025年,湖北全省节能环保型烘干中心达到1400个,占总量的60%以上;智能化、信息化烘干中心达到1100个。组织省内高校院所与农机制造企业协同攻关,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节能环保、物美价廉的新型智能化、信息化烘干设备。重点支持适宜丘陵山区的小型化、移动式烘干设备研发,切实解决丘陵山区粮食安全“最后一公里”问题。

在农机补贴政策方面,《方案》指出,农机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向粮食烘干设备倾斜。对购置粮食烘干机的实行优先补贴,应补尽补。对购置节能环保、智能化、信息化烘干设备的,按照35%的标准测算补贴,烘干机单机补贴额最高不超过12万元。统筹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实施粮食烘干作业补助。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实施叠加补贴(助)。

《广东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提出,全程全面高质高效推进农业机械化。强全程、推全面、优服务、促创新、提质量,加快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

优先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重点解决水稻机械化种植、烘干等短板。为此,将加强农业机械化示范,支持建设水稻育插秧和烘干中心,培育50个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场)、500个水稻烘干中心。

《广西农业机械化改革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年)》明确,补齐农业生产全面全程机械化短板,建设区域性水稻产业中心。鼓励各级人民政府整合资金,建设集水稻育插秧、烘干、仓储、大米加工等功能于一体的区域性水稻产业中心,各粮源基地县(市、区)每年建成区域性水稻产业中心1个以上。将水稻产业中心的成套设施设备列入重点支持政策范围。

《湖南省“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指出,扩大农机补贴范围,补贴覆盖农林牧渔主导特色产业主要作业环节机具。推进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采取整县整市推进措施,重点补齐水稻机插机抛和烘干短板,建设一批水稻油菜全程机械化作业示范县。

《江苏省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推进行动实施方案》明确,“十四五”末全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0%以上,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实现提档升级,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5%,粮食产地烘干能力达70%以上,高效植保机械化能力达85%以上。同时,江苏还力推绿色烘干,全省力争到2025年实现燃煤(油)粮食烘干机绿色清洁热源替代改造全覆盖,推动粮食烘干机械化绿色化提档升级。

《江西省“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明确,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建设水稻机械化育秧中心,加快补齐水稻机械化种植短板。开展农机作业托管服务补贴,建设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加快高效植保、产地烘干、秸秆处理等环节与耕种收环节机械化集成配套,大力推进粮食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机械化。

责任编辑:毛丹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