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乡村振兴,切实解决农户生产问题,2022年2月11日至15日,四川农业大学由15名优秀大学生组成的“秦巴山科技助农团”联合资源学院土壤学专家、园艺学院蔬菜栽培专家、营养研究所水产专家来到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碑庙镇三上村,开展了为期5天的实践活动。
出发前,团队明确了此次实践的主要任务,并对时间计划及人员分工做出了详细的安排。
根据制成的计划表,团队成员在专家的指导和带领下深入秦巴山区,组织当地村干部及魔芋种植大户开展了魔芋种植、栽种技术及与魔芋生产相配套的土壤改良技术培训,并详细介绍了农业废弃物农用化利用的步骤及土壤有机质提升相关技术。技术专家的讲解通俗易懂,受到了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团队还向每一位参加培训的人员发放了团队自行编写的科普资料,方便农户们之后阅读查看。
为助力“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应当地政府及百姓要求,团队还开展了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和稻鸭共生技术的推广。在团队指导老师周伟、张婷雯的带领下,团队开展4次技术培训会,科普人数最高达300人,制作并发放技术手册500余份,指导老师周伟针对该技术进行了深入科普,并对已实施该种植模式的农户进行了实地指导。
此外,为提高农耕效率,保证春耕生产,实现因地制宜和资源高效利用,着手解决农业生产中土壤肥力不足的问题,团队成员根据专业技能及所学知识,协同专家在三上村示范基地及村集体种植土地各处设置采样点,挖掘土壤剖面,进行土壤的无偿采样,土样将交由相关科研兴趣小组进行成分检测及测土配方施肥,以期形成与秦巴山区土壤密切配套的专属施肥方案。
此次实践不仅助力当地农户解决了生产问题,也使团队成员专业技能掌握得更加牢固。队长王泽钰表示:“秦巴山区科技助农团将利用专业知识继续致力于科技助农,助力乡村振兴!”
责任编辑:田欣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