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人物事迹 » 正文

全国人大代表石光银:“沙海愚公”带领群众走上致富路

发布日期:2022-02-24  来源:陕西学习平台  作者:雷魏添  浏览次数:126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1月31日一大早,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十里沙村党支部原书记石光银拿出珍藏的“七一勋章”,小心擦拭。2021年6月29日,石光银在人民大会堂接受了习近平总书记颁授的“七一勋章”。看着眼前金光闪闪的“七一勋章”,石光银仍难掩激动之情:“这既是一种荣誉,是党和人民对我的肯定,也是对我今后工作的鼓励和指引。我会时刻提醒自己一心向党,继续全心

1月31日一大早,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十里沙村党支部原书记石光银拿出珍藏的“七一勋章”,小心擦拭。2021年6月29日,石光银在人民大会堂接受了习近平总书记颁授的“七一勋章”。

看着眼前金光闪闪的“七一勋章”,石光银仍难掩激动之情:“这既是一种荣誉,是党和人民对我的肯定,也是对我今后工作的鼓励和指引。我会时刻提醒自己一心向党,继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认真履行人大代表职责,为祖国作出更大贡献。”

2月6日,十里沙村迎来一场春雪,陕北高原刺骨的寒风依旧凛冽。70岁的石光银坐不住了。“年也过得差不多了,咱们应该到各自棚里检查一下,商量商量今年咱们村怎么发展。”他走上村头,挨家挨户招呼起来。

十里沙村村民韩伟波去年靠种植大棚蔬菜挣了2万多元。他高兴地说:“如果没有石老带着我们先治沙、后发展大棚蔬菜,哪有现在的好日子。石老经验丰富,往后怎么发展,我还要听他的建议。”

石光银(右)与当地群众一起查看苗木育种产业发展情况。受访者供图

大棚种植是石光银经多方调研考察、与村民商议后共同定下的十里沙村重点产业。从2019年起,在石光银的支持下,当地村民共建移动大棚322座,流转土地200亩,发展起蔬菜、枸杞、蜜桃等种植产业。这些大棚种植产业,让当地农户一年增收480多万元。如今,十里沙村村民年收入超过2万元。

“现在流沙基本固定住了,不能再闷头种树,还要向沙地要效益。群众的腰包鼓起来,治沙的积极性会更高涨,形成治沙、致富的良性循环。”石光银说。

经过数年摸索,石光银及其团队采用“公司+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带领当地群众走出一条集荒沙治理、苗木培育、畜牧养殖、休闲旅游等产业的综合发展之路,先后办起秀美林场、百头肉牛示范牧场、林业技术培训中心、月牙湖旅游景点等十多个经济实体,把治沙与致富紧密结合起来。

产业兴了,日子富了,生活好了,可石光银一刻也不敢放松下来。“飞沙走石家无粮,人老几辈住坯房。满村光棍无婆姨,有女不嫁海子梁……”当地过去传唱的顺口溜还不时在石光银的脑海中浮现。

“恶沙不除,穷根不拔,我枉活一世!”这位步入古稀之年的陕北老人坚定地说,“过去种的一些苗木寿命短、经济价值低,因此复种工作一刻也不能停歇。去年我们复种了樟子松林地1270亩、平茬柠条2000亩,一定要守好来之不易的治沙、致富成果。”

来源:陕西日报

责任编辑:刘思远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