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农业科技 » 科技动态 » 正文

海南三亚:加快建设国家野生稻种质资源圃

发布日期:2022-02-24  来源:海南学习平台  作者:黄媛艳  浏览次数:74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国家野生稻种质资源圃(以下简称资源圃)目前已完成两块原生境模拟监测圃的野生稻插秧和4000份野生稻材料播种育苗工作。”2月20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院长彭军在接受采访时透露,资源圃里的1万份种质材料正在加紧种植,海外野生稻种质资源收集工作也在有序开展。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一片进入收割期的稻田 海南日报记者 袁琛 摄资源圃位于海南省三亚

“国家野生稻种质资源圃(以下简称资源圃)目前已完成两块原生境模拟监测圃的野生稻插秧和4000份野生稻材料播种育苗工作。”2月20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院长彭军在接受采访时透露,资源圃里的1万份种质材料正在加紧种植,海外野生稻种质资源收集工作也在有序开展。

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一片进入收割期的稻田 海南日报记者 袁琛 摄

资源圃位于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南滨居,计划用2年的时间建设166亩野生稻异位保存圃,保存能力力争达到4万份,年鉴定评价计划达到1000份以上,能够满足今后30年野生稻种质资源保存和促进水稻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整个项目包括159亩的保存圃和6.38亩的农业设施,建设内容主要是农业田间工程、农业设施工程和配套仪器购置等。其中,农业田间工程主要包含物种展示圃、种质保存圃、生态模拟保存圃、原生境模拟监测圃、繁殖更新圃、鉴定评价圃和创新利用圃。

资源圃建成后,将作为海南省崖州湾种子实验室和全球动植物资源引进中转基地的重要科研平台,不仅可以安全保存我国已有的野生稻资源,也可以满足未来30年从国外收集或引进野生稻资源的保存需求,整体提升我国对野生稻种质资源的保存能力和水平,力争使我国野生稻保存数量位居世界第一,全面提升我国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水平,推动南繁产业和事业发展。

责任编辑:陈仕超 陈振飞

总平台审核编辑:王真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