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30日,由共青团中央、农业农村部联合评审表彰的首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名单揭晓,张海彪获得“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荣誉称号。
张海彪的故事还是从创业之初说起。
大学毕业,是找一份体面的工作,还是自主创业?“90后”的布朗族青年张海彪选择了后者。2015年9月,他回到了曾经一直想逃离的大山,办起了家庭农场,从事养殖,一干就是6年多,而这仅仅只是开始。
这是一个怎样的青年?日前,记者走进了位于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摆榔彝族布朗族乡大中村的新海家庭农场。
新海家庭农场占地有200多亩,山林,灌木、阔叶林、针叶林混交,80多亩是张海彪自家的,100多亩是流转来的。2015年大学毕业创办新海家庭农场至今,张海彪在这里已经待了6年多。
“大学期间,老师经常带我们去实践基地学习观摩,久而久之,我发现家乡的环境比起这些基地更有优势。从那时起,我便有了回乡创业的想法。”张海彪说。
张海彪从小就生长在大山里,父亲是大中村的兽医,对于养殖他并不陌生。2011年,张海彪考上了云南农业大学,学习动物科学专业。跳出“农门”,留在城里,是许多农村孩子的理想。
大学期间,刻苦好学的张海彪深受老师喜爱,并在大四时学校餐厅管理的竞标中脱颖而出,成为学校餐厅的管理人员。在经营学校餐厅期间,张海彪逐渐意识到,原生态的农特产品非常受市场欢迎。这让他回乡创业的想法更加坚定了。
一回到了家乡,张海彪就马不停蹄地开始了以林下养鸡为主的家庭农场建设。为了节约资金,他和家人亲自上阵,累了,就在临时搭建的简易棚里睡一会儿。
2015年12月,新海家庭农场终于有了雏形,但销售难题又摆在了他面前。为了把鸡卖出去,他尝试多种办法,跑餐饮连锁店、超市、农贸市场,开微店、淘宝店……
张海彪的创业故事在家乡传开了。
创业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事情。2016年8月,张海彪遇上了创业的第一道坎——鸡苗脱温的难题。心急如焚的他几天几夜睡不着觉,焦急之中想到了母校的老师。
当母校的杨老师带着专家如约来到新海家庭农场时,张海彪长舒了一口气,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在母校老师和专家的帮助下,鸡苗脱温的难题迎刃而解。2016年7月,他饲养的5万多只鸡苗成活率达到90%,出栏率83%。
自己的成功只是起点,如何带动更多的人一起致富才是张海彪的目标。
“刚开始养鸡,有很多顾虑。”张海彪说,“祖祖辈辈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鸡,大中村村民们担心的问题很多。我们的鸡养了,卖不出去怎么办?一下子那么多鸡,我们不会养,得病死了,不是浪费粮食了吗?我家没有那么多的粮食,哪里够鸡吃?”
如何解开这一道道难题?张海彪左思右想、学习请教,决定创新模式,建立农场与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合作社低于市场价给农户发放鸡苗和鸭苗,再由固定饲料合作商承诺可赊欠饲料费3个月,待养出栏时,农场分别按照每斤16元和8.5元回收达标成品土鸡及鸭子。
有了稳定的销售渠道,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合作社参与养殖。张海彪也到处找销路,云南省的超市、饭店、农贸市场都留下了他的足迹。面对超市、饭店需要屠宰好的鸡和鸭需求,张海彪决定建一个屠宰厂。
办齐了所有手续,2019年,张海彪在新海家庭农场里建起了屠宰车间,购置屠宰流水线设备,有了屠宰设备后,张海彪的销售渠道更多了。根据客户的需求,他提供不同的服务,可以销售活鸡,也可以屠宰后进行配送。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今,张海彪创建的新海家庭农场总占地面积已达216亩,资产规模300余万元,土鸡年出栏3万羽,鸭子年出栏0.8万羽,年产值已超过400万元,有效带动摆榔彝族布朗族乡120多户农户进行林下规模养殖。
凭着优秀的表现,张海彪收获了一个又一个荣誉,他把这些荣誉变成激励他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动力。
现在,张海彪又有了新想法。他带着大中村村民到不远的保山市昌宁县考察、学习姬松茸种植,和大中村的年轻人一起研究如何依托摆榔彝族布朗族乡的700余亩古树茶,做好“茶文章”,带动更多的人致富。
在新海家庭农场里,一座姬松茸种植的大棚即将建成;在新海家庭农场附近的移民新村,一家农家乐正在建设;在农家乐附近的茶叶加工车间里,炒茶灶、烤茶机、红茶发酵机等设备已安装完毕。在创业这条路上,在乡村振兴的时代大潮中,张海彪一直在奋力奔跑。(杨林元 杨丽娟 郜晋)
责任编辑:鲁建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