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科技兴农 » 正文

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实施3年 超31万农村学生受益

发布日期:2022-02-02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邱晨辉  浏览次数:113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记者从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获悉,“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实施3年以来,已经向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039所小学提供课程服务,培训逾1万名农村教师,超过31万名农村小学生受益。“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是由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与深圳市平安公益基金会于2019年1月共同发起,面向农村小学捐赠读本、教具,开展校长和教师培训,支持学校开展科技

记者从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获悉,“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实施3年以来,已经向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039所小学提供课程服务,培训逾1万名农村教师,超过31万名农村小学生受益。

“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是由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与深圳市平安公益基金会于2019年1月共同发起,面向农村小学捐赠读本、教具,开展校长和教师培训,支持学校开展科技教育的公益活动。

“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调研报告显示,曾参与过“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课程学习的受访学生掌握科学原理的情况更好,曾参与过该计划课程学习的受访学生更加喜爱科普活动。其中,参与课程学习者非常喜欢“上科学课”的比例为59.0%,比未参加者高出22.6%;非常喜欢“参加科技博物馆”的比例为78.1%,比未参加者高了10.7%。

同时,参与过“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课程学习的学生,比未参加者更容易形成对迷信的正确认识。其中,参加课程的青少年,比未参加者赞同“星座决定性格”的比例低16.8%,比未参加者赞同“手机尾号选择6和8很吉利”的比例低12.8%,比未参加者赞同“姓名和生肖八字决定命运”的比例低12.3%。

不过,该报告也指出,88.7%的受访教师认为在“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课程落地过程中存在师资紧缺、任课老师教学压力大、精力不足的问题;73.6%的受访教师认为存在学校没有专职的科学老师问题;还有部分受访教师认为存在缺少资金支持,学生课业压力大、时间和精力不足,校舍硬件条件限制等问题。

报告称,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是综合、全面和长期的过程,此次参与调研的学校负责人和教师希望该计划项目继续推行,其中,希望此计划“进一步完善后推行”的占比为58.5%,表明计划项目尚存在完善空间。(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邱晨辉)

责任编辑:张文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