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肖家庄镇加大农业产业扶持力度,发展壮大“红绿白”三大特色产业——大枣产业、韭菜(苔)产业和兔产业,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7万余元,较2019年同比增长26%。镇域内有国家AAA级景区2个(茌平枣乡生态园、中国兔文化产业园),有地瓜、苹果、桃、玫瑰花等21个绿色产品认证,拥有“茌平圆铃大枣”“茌平乌枣”及“肖家庄韭苔”3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红色”圆铃大枣产业
肖家庄镇推进圆铃大枣产业“千户工程”。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积极鼓励农户发展庭院经济,扩大枣树规模。规划实施区域性旅游发展战略,打造中国圆铃大枣生态园。先后被授予“山东省十佳采摘园”“聊城市经济林示范基地”“聊城市乡村旅游主要目的地”等称号。圆铃大枣荣获“全国林产品交易会金奖”。2019年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中“茌平圆铃大枣”的品牌价值估值为6.69亿元。“圆铃贡”品牌乌枣产品获得中国国际现代农业博览会金奖,“圆铃贡”“枣本经”品牌列入山东省农产品知名品牌目录。
成熟的圆铃大枣
圆铃大枣生态园
“绿色”无公害韭菜产业
韭菜产业是肖家庄镇农业特色产业,已有20多年的种植历史,种植面积达到1000多亩,建设有2个韭菜批发市场。在现有韭菜(苔)种植规模的基础上,引导扩大韭菜(苔)产业规模。在重点发展无公害韭苔的前提下,兼顾发展反季节韭菜,鼓励各村采取覆膜、拱棚、冬暖棚等多种形式发展四季韭菜,促进韭菜(苔)种植模式多样化。
枣韭间作模式
“白色”肉兔养殖产业
创新探索“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的乡村振兴模式,积极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式”发展,建成“山东省兔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成为国内单体规模化养殖最大的肉兔繁育基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将逐步形成集饲料生产、养殖基地群、食品加工、冷链运输、有机肥、绿色生态种植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启动建设了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兔文化产业园,集兔文化展示与科研于一体。
中国兔文化博览馆
三产融合促发展
肖家庄镇积极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式”发展,以“政府搭台、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唱戏、农户受益”的指导思想,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进行运营。推进圆铃大枣产业“千户工程”,引进建设肉兔繁育基地,建成“农产品深加工研究中心”和“山东省兔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将逐步形成集大枣种植、养殖基地群、饲料生产、农产品加工、冷链运输、有机肥、绿色生态种植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打造连接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和最终消费者的紧密型农产品供应链,促进农业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
产业振兴 人才先行
肖家庄镇许庄村农科驿站位于肖家庄镇许庄村中国圆陵大枣生态园,截至2021年年底站点运营主体已流转土地200亩,已建成批发市场、服务中心、加工车间、恒温冷库及商业配套等基础设施,已经和山东农科院初步达成合作意向。未来田源汇将以“三农”、赋能“三农”,让“三农”享受互联网红利为理念,搭建工业品新零售和农产品供应链两大创业平台,为农村科技特派员、种养殖户、返乡创业青年、涉农企业负责人等创业人员和新创农业生产经营企业提供网络平台服务、创业培训服务等服务,打造农村创业创新的“一站式”服务平台。
来源:山东省聊城市农业农村局
责任编辑:张玙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