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农产品流通不仅关系到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同时连接着农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在引导农产品生产及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前,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正在不断健全与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已成为农产品流通的重要渠道。
数据显示
●全国70%以上的鲜活农产品通过批发市场流向消费终端。
●农贸市场80%的货源、超市60%的货源均来自农产品批发市场。
在日前召开的供销合作社农产品批发市场联合发展推进会上,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会长马增俊表示,农批市场覆盖了所有的大中小城市和农产品集中产区,构筑成贯穿全国城乡农产品流通的大动脉。
而作为农产品流通主力军的供销合作社,近年来在加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中,不断提升着农批市场的覆盖面与服务功能。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与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在未来的发展中,农批市场将在农产品流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掌握这一重要资源的供销合作社也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农批市场成为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
农产品批发市场前连生产、后接消费,其发展历程尽显“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
“围绕解决‘小生产、大流通’的矛盾,改革开放以来,农批市场基本形成覆盖全国,业态多样,品种齐全,产地、销地、集散地市场并举的市场网络体系。综合市场、果蔬市场、水产品市场、肉禽蛋市场等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并且结构越来越趋于合理。农产品批发市场网点分布覆盖全国所有省(区、市),形成了东、中、西部地区并行发展且地区之间交易频繁的局面。中国东部地区农产品批发市场较之中西部地区具有数量多、规模大的特点。”马增俊如是说。
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生产和消费区域进一步集中,农产品大规模、跨区域流通逐步成为常态,带动行业内出现一批具备较强集散功能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行业集中度的提升,进一步完善了农批市场的功能,推动农产品大流通格局的形成和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进程。
如今,农产品批发市场从最初的以零带批发展到以批为主,成为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发挥着促进农产品产销衔接、形成价格、保障“菜篮子”、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把关食品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等重要作用。
在这个过程中,农批市场的公益性定位和发展路线也越来越清晰。在马增俊看来,农批市场行业地位的提升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相关政策的连续出台。
马增俊表示
2011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意见》,首次明确提出鲜活农产品市场“公益性”的概念。2014年3月,商务部等13个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建议发挥行业协会等第三方组织的职能和作用,实施动态监管,确保公益性市场效应得到持续发挥,对不能实际发挥公益性功能的市场要强制退出。2014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促进内贸流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制定全国公益性批发市场发展规划,统筹公益性市场建设,培育一批全国和区域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政策的逐渐明晰为农批市场发展指明了方向。
供销合作社提升流通硬实力迎来新机遇
作为服务“三农”的主体,供销合作社一直是农产品流通的主力军。而长期以来,农批市场一直是供销合作社重要的为农服务资源之一。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经济发展与改革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国系统共有各类农批市场1475家。其中,浙江嘉兴果品市场排名第一,年交易额达到230亿元。年交易额排名前100位的市场主要分布在河北、山西、内蒙古等19省(区、市),江苏、浙江两省亿元以上批发市场分别有38家和20家。总的来看,全系统农批市场的发展无论在数量上、质量上都取得了新突破、新成就,实现了长足发展。
步入新时期,各级供销合作社紧抓政策机遇,加快抢滩布局,掌控了一批成熟的产销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完善了农产品流通体系,巩固和拓展了新时期农产品流通服务主阵地。
过往可忆,未来可期。那么,未来农批市场如何发展?供销合作社农产品批发市场联合发展推进会给出了答案。
“未来,农批市场依然是农产品流通的主阵地。”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成员、理事会副主任杨建平在供销合作社农产品批发市场联合发展推进会上指出,由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特性决定,我国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呈现出供应端农业人口庞大,农业生产以家庭为单位,以小规模、分散性特征为主,消费端以地域性、个性化、多样化特征为主。这些特性表明,未来一个较长时期,作为国内农产品流通的中间平台,农批市场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发展空间广阔。
杨建平认为
大型中转性农批市场将长期存在。在生产、流通、消费产业链条中,当生产和消费两端都小而分散,流通又需要大范围实现交易时,如果双方通过批发市场中间平台,就可以有效简化交易关系,使得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在平台上快速交互实现,有效提高交易速度,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流通效率。
杨建平坦言
城市人口增加将提升销地市场价值。目前,我国实际城市化率并不高,未来城市化提升空间依然很大,这将意味着大量的农产品消费和购买力会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国内农产品“小生产、大流通”的总体格局,决定了农批市场成为联接产销两端,满足农产品大量集货、快速分销的必然选择,并成为城市基础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农产品流通规模和范围的扩大,为销地农批市场提供了良好的业务基础和发展空间。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发展和城市功能布局的调整和优化,将对现有农批市场服务功能、交易效率的提升和形象、环境的改善不断提出新要求。为了使城市批发市场与城市周边环节相协调,调整批发市场布局、扩大单体市场规模、提升市场服务能级、提升土地使用效率和集约化水平等,都会成为许多城市的不二选择。“这一调整优化的过程,孕育着农批市场巨大发展机会。”杨建平说。
新时期,农业供给侧改革和农产品去库存问题凸显,传统农批市场业态和交易模式已成为制约农产品快速流通、保障食品品质和安全的瓶颈。农批市场转型升级已箭在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