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人物事迹 » 正文

浙江德清沈佳:大学生变身“新农人”

发布日期:2022-01-25  来源:湖州学习平台  作者:沈宇翔  浏览次数:323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眼下正是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草莓大量上市的时节,在德清县雷甸镇的一个家庭农场里,农场主沈佳正指导工人修剪苗木,采收草莓。沈佳在草莓大棚里。大棚外寒风凛冽,大棚里却温暖如春,这要归功于农场里健全的基础设施。正因如此,沈佳的家庭农场草莓品质好,产量也颇为可观。2013年,沈佳大学毕业后,没有选择在杭州市就业,而是回到了湖州市德清县农村进行创业。

眼下正是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草莓大量上市的时节,在德清县雷甸镇的一个家庭农场里,农场主沈佳正指导工人修剪苗木,采收草莓。

沈佳在草莓大棚里。

大棚外寒风凛冽,大棚里却温暖如春,这要归功于农场里健全的基础设施。正因如此,沈佳的家庭农场草莓品质好,产量也颇为可观。

2013年,沈佳大学毕业后,没有选择在杭州市就业,而是回到了湖州市德清县农村进行创业。为什么会从事农业?这和她的家庭密不可分。

沈佳从小生活在农村,受父亲影响,她对农业生产有着浓厚的兴趣。“看着种子发芽生长,就像自己在茁壮成长,当我第一次种出果实的时候,兴奋了好几天。”正是带着这样的记忆,23岁的沈佳承包了100多亩土地,创办了自己的家庭农场。

起初,沈佳为了顺利开展农场的经营活动,对工作进行了细分,实行科学管理。父母主要负责农事生产,并对质量安全进行把关,而她则负责开拓市场。在工作中,她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吸引客户上,除了努力打造农场优良环境,吸引客户到农场参观、采摘外,还利用节假日组织各种活动,让大家了解果蔬的生长过程、营养价值和食用方法。这样的销售模式不但让客户了解了大自然,增长了大家的农业知识,还丰富了农场的经营内容。

农场要发展,就要种植经济效益高的农作物。在农场刚创建时,她主要以水果种植为主。由于劳动力成本较高,她经营农场很大程度上仍存在“靠天吃饭”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沈佳多次外出学习考察,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她为农场配备了肥水滴灌设施,保障果蔬稳定生产。目前农场面积拓展到200亩,并建有阳光棚2000平方米、连栋钢管大棚66000平方米。

“只有通过学习技术来发展创新,我们才能改变传统模式对农业的束缚。”这是沈佳时常挂在嘴边的话。这几年,农场不断转型。在农业专家的指导下,如今,沈佳在农场推广葡萄园里套种西瓜这一模式。这一模式的好处是,种出来的西瓜果形漂亮,还提高了土地、农膜利用率。与此同时,沈佳还通过改变传统的育苗方式培育出了优良品种的葡萄苗,并利用人工基质代替土壤栽培,实现了草莓无土栽培,节约成本的同时还增加了效益。

眼下,沈佳将农事生产与乡村体验游结合,将自家的家庭农场发展成为一家集蔬果采摘、农事体验、休闲垂钓、生态餐饮为一体的休闲观光农场,为德清县增加了一处农业休闲、采摘、科普的好去处。

“2022年,我要恪守农人初心,致力于生产安全放心的绿色农产品,不断加强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管理,保障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沈佳这样承诺。

作者单位:湖州市德清县新闻中心

责任编辑:鲁建滔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