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普博览 » 自然与地理 » 正文

物种故事 | 黑顶蛙口夜鹰:嘴大吃四方

发布日期:2022-01-24  来源:云南学习平台  浏览次数:787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黑顶蛙口夜鹰为鸟纲夜鹰目蟆口鸱科蛙嘴夜鹰属动物,别名黑顶蛙嘴夜鹰、黑顶蟆口鸱、“老害怕”等,多栖息于亚热带低山丘陵地带,是中国唯一一种蟆口鸱,在国内,仅云南有分布。黑顶蛙口夜鹰为中等体形鸟类,体长约为24厘米,喉部为白色,头部顶端大多为黑褐色并伴有棕色斑纹。身体上部包括双翅以及尾部的表面为棕褐色,夹杂有黑色横斑和白色圆斑。黑顶蛙口夜鹰是


黑顶蛙口夜鹰为鸟纲夜鹰目蟆口鸱科蛙嘴夜鹰属动物,别名黑顶蛙嘴夜鹰、黑顶蟆口鸱、“老害怕”等,多栖息于亚热带低山丘陵地带,是中国唯一一种蟆口鸱,在国内,仅云南有分布。

黑顶蛙口夜鹰为中等体形鸟类,体长约为24厘米,喉部为白色,头部顶端大多为黑褐色并伴有棕色斑纹。身体上部包括双翅以及尾部的表面为棕褐色,夹杂有黑色横斑和白色圆斑。

黑顶蛙口夜鹰是黄昏猎手和夜间精灵,白天却是一个十足的“大懒虫”。这样“颠倒时差”的生活方式是因为夜鹰目鸟类都是“夜猫子”,它们大多在黄昏时开始觅食,有人曾见到过其在空中成功捕捉昆虫的样子。相对于黄昏和夜晚的活跃,白天黑顶蛙口夜鹰常常躲在树木或灌木丛密集的枝丫间睡大觉,正如海报中的照片那样。不过,千万不要认为黑顶蛙口夜鹰“睡死了”,其实它随时保持着警惕,只要一有风吹草动,就会马上“跑路”。

在云南的一些地方,黑顶蛙口夜鹰被人们称为“老害怕”,特别是小孩子晚上闹腾不睡觉时,大人们常常都会吓唬说:“你再不乖,小心晚上‘老害怕’来找你。”一般情况下小孩子就会被吓得乖乖睡觉去了。

“老害怕”这个充满云南风味的“外号”来自黑顶蛙口夜鹰的嘴巴,和其他鸟类比较尖长的喙(鸟类嘴巴的统称)不同,黑顶蛙口夜鹰的喙较短,但有着夸张的宽度,当其张开喙时很像蛤蟆或青蛙,再加上其夜间活动的习性,所以就成为了民间恐怖元素“老害怕”的原型。

虽然外号不好听,但是黑顶蛙口夜鹰绝对是人类的朋友,它能消灭蛾子、蝗虫等大多数种类的害虫,不过由于人类频繁的活动以及对其栖息地的破坏,如今野外已经很难再见到黑顶蛙口夜鹰了。

统筹:连惠玲 
文字整理:田源
海报设计:郑弼尹

来源:云南发布

责任编辑:宋晰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