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普博览 » 人文历史 » 正文

奥运会开闭幕式中的文化密码

发布日期:2022-01-24  来源:文旅中国  作者:罗群  浏览次数:1363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随着“家门口的”冬奥会脚步越来越近,有关奥运的话题热度也越来越高。比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珠玉在前”,此次张艺谋又将如何践行“简约、安全、精彩”的理念,怎样把文艺表演和仪式流程相融合、凸显人类的共同情感,这些都让人充满好奇和期待。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开幕式总导演帕帕约安努曾说,奥运会开幕式的主角不是运动员,而是举办国及其国民。闭

随着“家门口的”冬奥会脚步越来越近,有关奥运的话题热度也越来越高。比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珠玉在前”,此次张艺谋又将如何践行“简约、安全、精彩”的理念,怎样把文艺表演和仪式流程相融合、凸显人类的共同情感,这些都让人充满好奇和期待。

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开幕式总导演帕帕约安努曾说,奥运会开幕式的主角不是运动员,而是举办国及其国民。闭幕式也是同理。开闭幕式通过创意、科技、艺术表演等交织融合,承载了文化表达、精神追求、民族自豪、人类愿景等多重意蕴,既是传递体育精神的理想途径,又是展现本土文明的重要舞台;既是塑造国际形象的绝佳窗口,又是实践科技美学的前沿阵地。那些奥运会开闭幕式上令人印象深刻的瞬间,在这几重意蕴之间实现了融合与平衡,诉说着梦想与超越。

运动员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太舞滑雪场参加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比赛。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体育精神的多样表达

奥运会作为世界顶级体育赛事,其精神内涵中既有对更高、更快、更强的不断冲刺,也有对团结友爱、公平竞争、相互理解的不懈追求。这种体育精神不仅体现在运动员在赛场上的顽强拼搏中,也体现在开闭幕式的文化表达里。

2008年北京奥运会已成历史,却令人记忆犹新。开幕式上,“体操王子”李宁腾空而起点燃主火炬的场面是很多人心目中最为难忘的奥运瞬间之一。那一刻的李宁堪称体育精神的化身,当他手持火炬踏着“祥云”绕场一周,奥运圣火在世界各个角落传递的感人瞬间在“空中跑道”上被一一“照亮”,人类关于自我超越,关于尊重、公平、友谊的梦想也随之徐徐铺展。逐梦者步履坚定点燃奥运圣火的道路,不能不令人想到中国实现体育梦、复兴梦、强国梦的辉煌之路。这一刻,体育精神在家国情怀的包容之下更显其力量,也回应了某种积蓄百年的集体情结。

2008年的北京实现了“两个奥运,同样精彩”的承诺。与奥运会开幕式点火环节满满的仪式感不同,残奥会开幕式采取了一种近乎原始的方式来点燃主火炬——蝉联3届残奥会跳高冠军的残疾人运动员侯斌坐在轮椅上,紧紧拉住从天而降的绳索,一点一点向上攀,现场的掌声、加油声随着侯斌的不断攀升而愈加热烈。终于,侯斌攀爬了约40米后成功点火,主火炬中火龙升腾而上。这个大巧若拙的点火创意张扬着生命本身顽强、坚韧、向上的底色,堪称对体育精神的绝佳诠释,亦堪称残疾人内在力量的写照。观众甚至可以想象,在生命中的许多黑夜里,他们正是依靠这份顽强,一步步攀向光明和希望。

奥运会开闭幕式通过凸显激情昂扬的体育精神而令人感到震撼,这并不难,难的是激情之中有沉静、昂扬之中有思考、震撼之中有感动。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之所以让人念念不忘,恰恰在于激情飞扬之外的深深感动、体育精神之外的脉脉温情。据报道,2022年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中,将有环节向2008年北京奥运会致敬。

一种抽象的精神往往要化为具体的人和举动,才更有直入人心的力道。1996年是现代奥运会的百年华诞,当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开幕式的点火仪式因此融合了体育精神与历史情怀。身患帕金森综合征的“拳王”阿里用颤抖的双手点燃火炬,而面容、目光尤为坚毅。没有其他辅助或点缀,人们记忆中“拳王”的辉煌过往赋予这个瞬间丰富的内涵。

无论侯斌还是阿里,不完美的身体迸发出的强劲力量都格外动人。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幕式上,患有小儿麻痹的射箭选手安东尼奥·雷波略引弓瞄准、凌空一箭,射向70米外那座21米高的火炬塔,火焰随之熊熊燃起,成为奥运会开幕式点火仪式中的经典一幕。然而后来有人披露,那支箭其实并未正中火炬塔,而是从一侧滑落。由于火炬塔上方充满可燃气体,只要箭进入火炬塔上方范围较大的空间内,即可点燃火炬。安东尼奥·雷波略为了这潇洒、关键一箭,练习了几千次,小小意外并不曾抹杀他的努力和毅力,这个颇具戏剧性的偶然反倒凸显了竞技体育的魅力。在人类发扬体育精神,不断突破自我极限、挑战“不可能”的历程中,过程才是真正的结果。

北京2022年冬奥会火炬展示活动日前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行,图为活动现场进行展示的北京冬奥会火炬。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向世界讲述本土故事

体育精神为全人类共享,但表达方式可以非常多元。奥运会是运动健儿们实现光荣与梦想的赛场,也是举办国展现民族文化、民族性格的舞台。

从乐舞文明到戏曲悠扬,从古老的发明到现代的发展,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灿烂中华文明的代表性元素得以一一呈现。与奥运会开幕式常见的激情飞扬、热烈喧嚣相比,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格调更为宁静、优雅,充满中国古典的中和之美,以合乎中国审美情趣的写意方式向世界展现中国。

曾有历史学家表示,世界上各个古老文明的发端总是与水有关,譬如中国的黄河、希腊的爱琴海。2004年,奥运会回到了它的故乡雅典。雅典奥运会开幕式的创意主要围绕“水”展开。希腊人用2000多吨水把引以为傲的爱琴海“搬”进了体育场。会场中央一汪碧蓝清水,既是古老文明、历史长河的隐喻,又是包蕴万物、孕育生命与精神的象征。无论是古希腊雕塑在空中神奇组合,还是古希腊神话在现代演绎、复现,都因作为文化符号的“水”的存在而别具一格。

如果说谈及希腊,人们会首先想到“水”,那么说到挪威,人们会更容易想到“雪”。挪威拥有漫长的冬天,滑雪是挪威人最为钟爱的户外项目之一。他们称自己的国度是“滑雪的发源地”,可见其滑雪文化之发达。1952年,冬奥会一改多在偏僻小城镇举办的习惯,落户挪威首都奥斯陆。奥斯陆冬奥会是冬奥会历史上首次在主会场点燃圣火火炬。与夏季奥运会不同的是,奥斯陆冬奥会的火种不是来自奥林匹亚,而是从享有“挪威滑雪之父”美誉的知名滑雪运动员努尔海姆故居的炉火中点燃,并经过94名滑雪运动员的接力传递,来到奥运会主体育场。这个过程似乎也在告诉人们:奥运圣火之所以神圣,不仅由于历史与“血统”的加持,更来自一代代运动员对奥运精神的坚守与发扬。从奥斯陆冬奥会开始,火炬传递成为冬奥会重要的组成部分,直至今天,以及未来。

说起令人难忘的冬奥会,2014年索契冬奥会一定是其中之一。俄罗斯不仅通过开闭幕式的表演呈现了俄罗斯的文化底蕴,更把一次失误转化成一个机遇,通过闭幕式上幽默的自嘲展现了民族的性格和智慧。观众一定还记得,当年的开幕式上,本该齐齐开放、形成奥运五环造型的五朵“雪绒花”,有一朵出现故障、没有展开,成了“四环加一花”。闭幕式表演中,数百名演员如同发光的鱼在海洋中游动,队形逐渐变化成“四环加一花”形状,“复现”了开幕式上的小“乌龙”。随后,没有绽开的那朵花慢慢舒展,组成一个完美的五环,现场观众则报以热烈掌声。

一位滑雪爱好者在云南曲靖会泽大海草山国际滑雪场滑雪。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搭建对话交流的舞台

“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的好友亨利·马丁·迪东提出的奥林匹克格言“更高、更快、更强”,在2021年7月迎来100多年来的首次更新,加上了“更团结”。据报道,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表示,当前人们更加需要团结一致,这不仅是为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更是为了应对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实际上,在此之前,奥运会已经潜移默化地发挥着搭建交流平台、增进团结友谊的作用,并在开闭幕式的表演与仪式中以艺术化、审美化的方式呈现。随着奥林匹克格言更新为“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这种作用从一份自觉上升为一项使命。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孔子的“三千弟子”手持竹简并吟唱着“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表达“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喜悦;897块“活字印刷字盘”变换出不同字体的“和”字,既以中国汉字的演化过程承载历史,也表达了中国文化的人文理念“以和为贵”。从大唐气象的包容博大,到丝绸之路的开辟探索,再到中国歌唱家刘欢与英国歌唱家莎拉·布莱曼共同演绎主题曲《我和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许多设计元素都在向世界展现着崇尚友谊、对话,坚持包容、开放的中国。

中国人的奥运夺金之旅始于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当年奥运会开幕式上,2000多名洛杉矶市民身着世界各地的民族服装,伴随着贝多芬的《欢乐颂》纵情狂舞,将开幕式办成“大Party”。而说起奥运会开幕式表演风格之热烈奔放,2016年里约奥运会无疑令人难忘。桑巴、摇滚、波萨诺瓦音乐等将巴西人的激情与欢乐表现得淋漓尽致,从热带雨林中的土著人乐土到拥有大批移民的民族大“熔炉”,巴西用跨越民族与国别的友谊、共生,向全世界展现了自己的多元文化与和谐包容。

说起奥运会对团结、友谊的推崇,许多人脑海中会回荡起歌曲《手拉手》的旋律,这首歌是1988年汉城(今译首尔)奥运会的主题曲。歌曲由美国人作词、意大利人作曲、韩国本土音乐组合演唱,国际化的旋律线条中融入韩国传统音乐《阿里郎》的曲调,其创作本身就包含着融合与合作。当年的闭幕式上,本届奥运会吉祥物模样的两个巨大气球升上天空,并在空中“手拉手”,用视觉形象呼应主题,凝结成一个令人难忘的画面。站在多年后的今天回望,“手拉手”的文化信号在体育运动以外所实现的文化、社会、经济以及政治效果,都是巨大而持久的。2018年平昌冬奥会开幕式还专门有表演环节致敬歌曲《手拉手》。这场冬奥会开幕式尤为令人印象深刻的场面发生在当晚运动员入场仪式最末、东道主的出场时间,来自韩国、朝鲜的两名旗手引领双方代表团在《阿里郎》的歌声中共同入场,现场观众起立欢呼。这可以说是一次非凡的创意,也可以说是一次了不起的社会实践。

北京冬奥组委开闭幕式工作部部长、国家体育场运行团队主任常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这次希望选择一种更国际化的语言来跟世界对话,这是冬奥会开幕式跟2008年北京奥运会很不一样的地方。在他看来,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想向世界传递的,是新时代的中国人对世界的理解,或者说想向世界传递新时代中国的世界观。“我们希望通过艺术手段,向世界传递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理念。”常宇说。

2008年8月8日晚,第29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这是开幕式上的焰火表演。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科技携手创意“一起向未来”

在各大奥运会的开闭幕式中,人与科技堪称两大核心元素,前者负责讲述故事、寄寓情感,后者负责制造奇观、凸显震撼,二者相辅相成,实现创意构思的完整表达。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通过一幅“画卷”展现中国传统文化,一块长147米、宽27米的巨型LED屏幕如同古画徐徐展开。当表现内容进入现代,“画卷”继续打开、延展,既显示出巨大的包容性,又体现了当下与历史一脉相承,并延展向无限未来。“画卷”不仅极好地完成了开幕式表演的文化叙事,也展现出科技的强大力量,中国的科技水平与传统文化一样令世界瞩目。据了解,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精彩创意的设计与实现有赖于一套全景式智能仿真编排系统,这套系统不仅能智能化确定参演人数,还能在电脑上精准模拟并多角度呈现与真人表演近乎相同的效果,还为“活字印刷盘”等表演制订出极为精细的方案,让传统排练方式几乎不可能实现的表演成为了现实,惊艳了世界。

如果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充分利用了LED屏幕之“大”展现中国文化之博大精深,那么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则是在“小而美”的方向上开发LED屏幕的潜力——在开幕式场馆内,每个观众席前都有一个小型的LED设备,根据不同的场景、内容而变换画面,不仅让观众更好地沉浸在表演中,而且数万块LED小屏的光影也成了表演的一部分。烟花与灯光融合、数字视觉影像等技术与这些LED小屏一道,尽显英伦文化,让开幕式表演舞台的边界扩展至整个场馆,不仅体现出科技之先进,也显示着创作表演观念的创新。

科技为奥运会开闭幕式带来的震撼与惊喜不胜枚举。其实,观众能够通过电视、网络观看奥运会,本身就离不开科技的力量。1936年柏林奥运会首次运用了电视转播技术。1964年东京奥运会借助美国发射的辛科姆卫星,首次实现卫星转播,让世界更多国家和地区能够通过电视观看奥运会。从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使用7万台电脑开展工作,到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3G网上观看、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高清转播,再到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3D转播、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8K视频,科技与奥运从来密不可分。

时间来到2021年,疫情之下,东京奥运会几乎没有现场观众,奥运会对转播技术、对综合科技的依赖可以说达到空前的程度。这一次,助力东京奥运会全球云上转播的是中国的“阿里云”。2018年,“阿里云”与奥林匹克广播服务公司联手打造奥林匹克转播云OBS Cloud,并于2021年在东京奥运会上首次投入使用,为全球转播机构提供了云上转播支持。对于全球媒体来说,基于OBS Cloud,转播方不仅可以接收赛事内容,还可以在平台上建立自己的内容创作、管理和分发系统,工作人员不必亲赴东京,就可以远程完成转播和编辑。对观众来说,OBS Cloud以超高清、高动态范围制作的奥运内容极大提升了观看体验。有观众评价,“阿里云”支撑下的东京奥运会是史上最“清晰”的一届奥运会,能够让人身临其境般看到运动员脸上的汗水,看到健儿夺冠时的喜悦,看到闭幕式上那只抢镜的飞蛾。

据了解,OBS Cloud也将投入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转播中。

从目前的媒体报道中不难发现,“科技”将是北京冬奥会的一个关键词,在“一起向未来”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比如,“水立方”变身国内首个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冰场,冰面温度非常均匀,并可实现冰壶场地与速滑场地的自由转换;而在赛场外,随时能带给人们温暖的咖啡机器人、打通外环与闭环的物流机器人,都带来满满的科技感。据介绍,为了举办开闭幕式,“鸟巢”进行了一次深入的、智慧化的全面升级改造。比如通过数字技术可以实现对“鸟巢”的设备运行、能源管控、环境质量的控制,为开闭幕式演出提供了良好条件。

据报道,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表示,出于疫情防控、气候等考虑,开幕式时长控制在100分钟左右,将不再采用“人海战术”,而是用科技和新的观念完成表演,展现空灵、唯美、简约的现代艺术风范。张艺谋还透露,开幕式点火的方式乃至火炬台的安排,是极为大胆的一次设计和变革,百年奥运史上还没有出现过。文化、创意与科技将以怎样的方式对话融合、“一起向未来”,中国与世界都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刘力菲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