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普博览 » 生活百科 » 正文

健康问答 | “三九天”如何防冻伤?

发布日期:2022-01-11  来源:焦作日报  作者:朱传胜 裴广德  浏览次数:93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眼下进入了全年中最寒冷的一段时间——“三九天”。在这个时节,爱漂亮的年轻姑娘、婴幼儿和习惯清晨锻炼的老人尤其容易被冻伤,在寒冬一定要特别注意保暖。冻伤非常常见,是一种由于长期处于极为寒冷的状态下引起的人体局部或全身性的伤害。轻微的冻伤可造成皮肤组织的红肿、局部血液流通不畅,并会产生发痒、刺痛、麻木等感觉,需要治疗;严重的冻伤则会伴随失

眼下进入了全年中最寒冷的一段时间——“三九天”。在这个时节,爱漂亮的年轻姑娘、婴幼儿和习惯清晨锻炼的老人尤其容易被冻伤,在寒冬一定要特别注意保暖。

冻伤非常常见,是一种由于长期处于极为寒冷的状态下引起的人体局部或全身性的伤害。轻微的冻伤可造成皮肤组织的红肿、局部血液流通不畅,并会产生发痒、刺痛、麻木等感觉,需要治疗;严重的冻伤则会伴随失温,导致皮肤发黑、血管坏死,然后丧失知觉,造成全身永久性的损伤,可能危及性命,需要及早进行治疗。

在医学上按照冻伤的程度,把冻伤共分为四度。

一度冻伤:即常见的“冻疮”,受损在表皮层,受冻部位皮肤红肿充血,自觉冻伤部位热、痒、灼痛。症状在数日后消失,愈后不留瘢痕。

二度冻伤:伤及皮下浅层,冻伤部位除红肿外,还伴有水疱。深部可出现水肿,剧痛,皮肤感觉迟钝。结痂后可痊愈。

三度冻伤:伤及皮下组织,冻伤部位红肿并有大水疱,冻伤部位皮肤出现黑色或紫褐色,痛感丧失。三度冻伤会给组织带来不可逆转的伤害,伤后除了遗留瘢痕外,还可能有长期过敏或疼痛。

四度冻伤:伤及肌肉和骨骼。若发生干性和湿性坏疽,会需要截肢。

专家表示,冻伤的预防要抓好两个环节。

一是做好自我保护工作:耳朵、指尖和鼻子这三处最容易冻伤,外出时要多加注意;保持衣物干燥,如果衣服被汗液浸湿,要脱掉烘干后再穿;不要穿过紧的鞋袜和手套。

二是“以动防冻”:要多运动,避免长时间静止造成静脉出现淤血,局部血液循环不良而出现冻疮。不过老年人一定要根据天气和个人的身体状况来安排运动量。运动时间不宜过长,患有心、肝、肾等疾病的患者,要在医生指导下锻炼,不要自己按自己的想法乱练。在寒冷环境下进行长跑的老人,如果出现头晕、步履不稳等征象时,要停止锻炼,但不能即刻坐下来休息,否则热量散失会使体温进一步降低,甚至引起昏迷。

需要注意,在出现冻伤情况后,情况较轻微时可以外用冻伤膏,如果情况严重应立即到医院就医。

(采访专家:焦煤中央医院皮肤科主任裴广德)(焦作日报记者 朱传胜)

责任编辑:王雨馨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