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助农增收 » 正文

“退岗”不“褪色”,老干部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2021-12-24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张紫赟  浏览次数:30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乡村振兴需要持续性的人才输入。今年以来,各地广开渠道为乡村引才,将有农村工作经验或涉农方面专业技术特长的老同志选出来、用起来,根据不同类型村需要,科学搭配、优化组合,让他们成为乡村振兴“领头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四川省雷波县:鼓励退职干部建功乡村四川省凉山州雷波县严格落实“四个不摘”总体要求,持续选派驻村工作力量,鼓励

乡村振兴需要持续性的人才输入。今年以来,各地广开渠道为乡村引才,将有农村工作经验或涉农方面专业技术特长的老同志选出来、用起来,根据不同类型村需要,科学搭配、优化组合,让他们成为乡村振兴“领头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四川省雷波县:鼓励退职干部建功乡村

四川省凉山州雷波县严格落实“四个不摘”总体要求,持续选派驻村工作力量,鼓励退出领导岗位人员建功乡村,助力乡村振兴。

今年5月以来,相关部门对雷波县170个村(社区)开展全覆盖分析研判,逐村摸准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基层组织等“家底”,形成驻村干部“需求清单”。该县创新举措,拓宽驻村帮扶力量选人视野,鼓励退出领导岗位人员尤其是长期担任乡科级正职的干部建功乡村。通过个人申请、单位推荐、组织审查、研究使用等程序,首批确定了9人到脱贫村或集体经济薄弱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任期2年。其中,年龄最大的58岁、最小的44岁,平均年龄54.7岁,均是担任过乡科级实职、正职的党员领导,政治立场坚定、基层经验丰富、熟悉农村工作,协调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较强,“就是让老同志回农村发挥‘余热’,所以我们好中选强,派他们回到最熟悉的地方去,去了就能发挥作用!”选派工作相关负责人表示。

雷波县明确,第一书记到村后,在建强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为民办事服务、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等方面发挥作用的同时,还要努力做好“传帮带”,帮助乡村培育后备力量,留下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邓欧 刘夏)

云南省:组织老专家一线帮扶

“我把号码给你,有问题随时找我!”肉牛养殖专家赵开典驻村期满时,把自己的联系方式留给了云南省大理州弥渡县德苴乡北朝南村养殖户郭丁香。

今年7月,云南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部局牵头,启动“云岭银发”助力乡村振兴试点工作,组织动员省内一批身体素质好、对农村有感情的退休专家,分成农业农村、文旅、医疗3个小分队,进驻弥渡县开展为期3个月的帮扶,探索“银发人才”精准对接需求、精准结对帮扶、精准助力发展的新路子。

驻村期间,“银发人才”深入田间地头免费开展技术服务,培养了一批本土人才;通过走访调研、座谈交流,针对产业发展短板提出建议。如文旅小分队专家挖掘整理了弥渡花灯戏等文化资源,推动建设特色花灯音乐小镇,打造水文化、“小河淌水”等乡愁品牌,促进文旅产业发展。(程丹玫 聂伟)

安徽省合肥市:选派“老同志”到村任职第一书记

今年9月,安徽省合肥市45名退出领导岗位的干部到村任职第一书记。其中,50岁至60岁27人,60岁以上18人。

据介绍,此次选拔的程序为个人自愿申请、组织报名、市委组织部审核。选派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任期时间为3年,到村后将承担“建强村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职责,围绕强组织、兴产业、优治理、促振兴等方面,广泛深入开展调研,编制任期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扎实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

合肥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此次选派“老同志”驻村,是一次转变思路的创新探索。这些退出领导岗位的干部熟悉党的方针政策,视野宽阔,协调能力强,管理经验丰富,希望他们尽快转变角色,适应新岗位,发挥“传帮带”作用,成为村级组织“领路人”、乡村振兴“带头人”、基层治理“穿线人”。(张紫赟)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