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当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农业迸发活力。今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印发,明确提出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发展智慧农业,加强乡村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建设。互联网将进一步为乡村振兴插上腾飞的翅膀。
聚焦“顶层设计”,着力“强保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推动乡村生态振兴,推动乡村组织振兴,习近平总书记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提出乡村振兴要统筹谋划,科学推进。顶层设计之下,还需要充分的保障措施。为实现农村和城市“同网同速”,进一步推动农村千兆光网、5G、移动物联网与城市同步规划建设。完善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支持农村及偏远地区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数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全国农村宽带用户总数达1.42亿。越来越快的网速和不断优化的网络服务,让互联网已加速在农业技术推广、市场信息服务、农村电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农业物联网、大数据等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聚焦“电商营销”,着力“强产业”。互联网助力农产品销售迈上快车道。互联网的普及,让一部小手机,就可以联通大世界,互联网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农村,打通了城市与农村,国内与国外的信息壁垒,特别是近两年来出现的网络直播带货,更是助力农产品销售迈上了快车道,因为一些明星或是知名网红,让一些过去为销售而发愁的农产品瞬间被销售一空,云南雪莲果、广西百香果、新疆小红杏等网红水果脱颖而出,解决了一些偏僻山区物品优质却无人问津的尴尬局面。可以说,互联网拓宽了农民销售渠道,在助力农民脱贫致富中“功不可没”。从脱贫到致富,广大农民群众鼓起了钱袋子,如今推动乡村实现振兴,更需要我们持续用力,用好这条“网路”,打通城市与农村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资源交流互通。
聚焦“系统建设”,着力“强合力”。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利用互联网搭建农产品的销售平台外,利用大数据为乡村发展稳定搭建生产平台、金融平台、旅游平台、治理平台等同样需要重视,需要政府、企业等方方面面力量共同参与。例如,在浙江,全省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全域地理信息图、农业农村10大类数据资源库逐渐完善;湖北、山东均已建设省级智慧农机平台;中国(寿光)蔬菜小镇智慧农业项目是由中国移动与山东省寿光蔬菜产业集团合作打造的,移动云的数字化奠基让寿光市实现了生产种植标准化、精细化、管理自动化……可见,只有多方共同发力,引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人流向农业农村集聚,才能真正发挥“互联网+”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全新动力。
筑梦于乡野间,奋斗于新时代。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在乡村振兴之路上,全国各地政府部门正以时不我待的精神,以“争”“抢”“拼”“赶”的昂首姿态,聚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涉及乡村振兴各重点领域,朝着“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目标阔步前行。
责任编辑: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