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论坛 » “三农”经济 » 正文

支持实体经济 降准是必要选择

发布日期:2021-12-09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作者:于晗  浏览次数:123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12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官网发布消息,决定于12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4%。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及“适时降准”到降准“靴子落地”,仅仅历时3天。李克强总理12月3日表示,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围绕市场主体需求制定政策,适时降准,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

12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官网发布消息,决定于12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4%。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及“适时降准”到降准“靴子落地”,仅仅历时3天。

李克强总理12月3日表示,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围绕市场主体需求制定政策,适时降准,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确保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自2017年以来,每一次降准之前,都会通过国常会、政策文件、总理讲话等形式进行相关部署。据兴业证券梳理,从国务院相关会议部署或者在相关场合提及降准,到央行宣布降准大多时候间隔在2—9天,到降准落地实施在两周左右。但偶尔也有例外情况,如2019年7月2日的达沃斯论坛和2020年6月17日的国常会,提及降准但并未快速操作。

2021年11月24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常会上指出,“面对新的经济下行压力,要加强跨周期调节”。央行发布的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也有“国内经济恢复发展面临一些阶段性、结构性、周期性因素制约,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难度加大”的判断。

从宏观经济来看,当前经济环境复杂且存在下行压力,在宽信用边际效应趋弱的背景下,增加货币宽松度,降准已成为一个必要选择。

中泰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陈兴认为,当前经济恢复势头尚不巩固,尽管四季度经济数据可能较三季度有所改善,但依然处于较弱的水平,而且从工业企业利润的角度来说,整体增速上行掩盖的是上游行业盈利占比仍在提升,接近四成左右的行业“增收并不增利”,中小微企业又多数集中在中下游行业。因而,通过降准释放低成本资金来支持实体企业就成了政策的题中之义。

此外,从降准时点来看,临近岁末,金融机构面临资金跨季,企业资金需求有所上升,2018年、2019年的岁末均有降准落地,这为此次降准提供了预期参考。另一方面,近期大量的MLF(中期借贷便利)到期需要适时对冲。根据梳理,12月市场有9500亿元的MLF到期,是今年以来单月到期规模的次高,此时降准有助于进一步降低银行负债成本。

毫无疑问,此次降准落地,将会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在PPI与CPI存在“剪刀差”的背景下,缓解中下游小微企业经营困难。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当前降准已属于“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后的常规流动性操作”,正如央行所说“坚持稳字当头,不搞大水漫灌”,同时也不会推动宏观杠杆率明显攀升。(记者于晗)

责任编辑:傅炜君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