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常亚青教授研究团队在海湾扇贝分子辅助育种标记筛选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在国际期刊《Genomics》上在线发表。
海湾扇贝自1982年引入我国,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贝类,其味道鲜美,产量高,具有很高的市场价值,深受消费者欢迎。然而,由于创始人效应、自交以及管理不善等,导致近交衰退和商品性状品质下降,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海湾扇贝可持续发展。
为提高海湾扇贝品质,大连海洋大学开展了此次研究。研究对选育(BA)和未选育(NA)海湾扇贝的生长特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1.在10月龄时,选育海湾扇贝(BA)的平均体重和闭壳肌重较非选育海湾扇贝(NA)均显著增加;
2.对海湾扇贝miRNA和mRNA转录组进行比较和联合分析发现,与对照组(NA)相比,选育海湾扇贝(BA)中有3373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33个差异表达miRNA和39对差异基因—差异miRNA作用对。这些差异基因、差异表达miRNA以及与参与胰岛素信号传导、免疫相关通路和肌动蛋白细胞骨架调节的差异基因—差异miRNA作用对,可以作为选育海湾扇贝(BA)中与生长改善相关的候选基因,同时,通过比较转录组共鉴定出259个正选择基因。
研究成果将丰富海湾扇贝基础生物学研究数据,为今后海湾扇贝在生长优势方面的选择性育种和新品种培育提供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此次研究得到了辽宁省大连市科技创新项目的支持。
责任编辑:傅炜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