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农业科技 » 科技动态 » 正文

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获批

发布日期:2021-12-02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俞慧友 刘灿 蒋岚  浏览次数:11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近日,记者从四川农业大学获悉,四川农业大学联合国内多所大学以及科研单位完成了黑麦基因组精细图谱的组装,成果发表于最近一期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这是育种界首次完成对黑麦的基因组精细图谱,对麦类作物遗传改良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此前小麦、大麦基因组精细图谱组装均已完成。图为黑麦染色体导入小麦基因组,其中红


3月30日,记者从湖南省科技厅获悉,科技部已于日前批复同意支持湖南省建设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据悉,这也是我国农业领域首批启动建设的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其目标是:为实现“藏粮于技、藏粮于地”的国家战略提供技术储备,到2030年培育出适合不同盐碱地生态区种植、有重大应用价值的水稻新品种10~15个,在全国推广面积达1亿亩产能,实现亩产300公斤以上。

我国有15亿亩盐碱地,这是国家耕地红线外,有开拓潜力的重要后备耕地资源。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多次表示,如果能在1亿多亩有水稻种植潜力的盐碱地上种植水稻,每年则有望增加养活8000多万人口的粮食产量。启动耐盐碱水稻品种培育及核心技术研究,协同国内外优势创新资源,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有助于突破“藏粮于地”空间,拓展“藏粮于技”储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

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将由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牵头,联合海南大学、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广东海洋大学、江苏省农科院等11家单位共建,着力打造国际一流的耐盐碱水稻研发技术创新平台,培养全产业链国家高端创新人才队伍,攻克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打造创新型产业集群。(记者俞慧友 通讯员刘灿 蒋岚)

责任编辑:唐可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