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地方资讯 » 正文

山东潍坊:奏响“丰收歌” 拓展“致富路” 擦亮“金名片”

发布日期:2021-11-28  来源:潍坊学习平台  作者:王瑗 付生  浏览次数:90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启动合作共赢的“引擎器”,把稳乡村振兴的“方向盘”。山东省潍坊市在推进乡村振兴和创新提升“三个模式”过程中,创新推行互融共建的“村社一体化”发展模式,将村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合作社的经济优势、产业优势相结合,绘出了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时代画卷。昌乐县五图街道庵上湖田园综合体高密丽珠源种植专业合作社、昌乐县华安瓜菜专业

启动合作共赢的“引擎器”,把稳乡村振兴的“方向盘”。山东省潍坊市在推进乡村振兴和创新提升“三个模式”过程中,创新推行互融共建的“村社一体化”发展模式,将村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合作社的经济优势、产业优势相结合,绘出了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时代画卷。

昌乐县五图街道庵上湖田园综合体

高密丽珠源种植专业合作社、昌乐县华安瓜菜专业合作社、青州市南小王晟丰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在不断创新提升“三个模式”中走来的潍坊大地,一批叫得响、过得硬、可复制、可推广的农业农村优秀改革案例在希望的田野上星罗棋布,熠熠生辉。

目前,全市实现“村社一体化”的合作社达4286家,占行政村总数的66%,实际入社户数达到25万人,占比25%,带动建档立卡贫困农户数2181户,合作社经营收入达到222765.32万元,增加村集体收入10797.08万元。

昌乐西瓜科技示范园新品种展示

紧扣“五大振兴”,找准改革突破路径

进入新时代,潍坊以创新提升“三个模式”为统领,以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为目标,着力探寻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路径。破解难题的“切口”落在何处?

其实,潍坊自创造农业产业化经验以来,有一种工作方法一以贯之:充分尊重农民的创新主体地位,到农村基层去发现创新经验。

潍坊农村基层党建有着良好的基础,要想改革出实招、见实效,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的引领作用,以选优配强村党组织队伍为前提,以“三块地”改革为基础,以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经济组织为核心,把基层党组织、合作社和群众组织起来抱团融合发展,实现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资源优化配置,建立起更广泛、更紧密的利益联结纽带,“村社一体化”模式由此诞生。

坊子区洼里村蔬菜种植大棚

改革方式多种多样,路径殊途同归

村社一体化发展,是潍坊在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中,立足当地实际,大胆改革创新,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深入挖掘基层经验,实现农村党建工作和农村经济发展同频共振,村集体和村民“双增收”的时代抉择。

面对全面推动乡村振兴这一时代“考卷”,潍坊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常祖领带领的调研组,将无数村庄用自主创新实践经验进行总结梳理,用“村社一体化发展”这个“答卷”进行了积极回应,以“一个引领核心、三种组织方式、六种发展类型”为主要内容的推广学用模式为潍坊市“三个模式”增添了新内涵。

“一个引领核心”,即以村党组织领导为核心。推动“村社一体化”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挑大梁的引领作用,在一个核心的引领下,潍坊探索出整镇推进、多社合一、联合发展“三个组织模式”,集体资产运营、土地股份合作、特色产业引领、劳务合作输出、社会化服务带动、三产融合发展“六种发展类型”,蹚出特色发展路径。

高密市大牟家镇邀请青岛农业大学教授专题辅导,整镇全域探索“党支部+合作社+为农服务中心”“党支部+合作社+种粮大户”“党支部+合作社+集体土地”,共建立了80个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每村集体经济收入增收都在5万元以上,最高的达80万元。

寿光东斟灌村以斟都果菜合作社为龙头,连续创建土地股份合作社和资金互助合作社,形成“三位一体合作”新模式。通过组建东斟灌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对全村4486亩土地进行股份制运营管理,2190名村民每人一股,每股每年保底分红600元,其余土地收益的40%给农民二次分红,60%作为集体收入。

坊子区洼里村在村党支部的推动下,创新“党支部+合作社”“党员+农户”的“双+”模式,通过资金入股、土地入股、入社打工等方式,与天霞、众意、东山等5个合作社联合成立了玉泉洼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并建立联合党支部,逐步培育出“玉泉洼”有机果蔬品牌,洼里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0万元。

各地区探索“村社合一”的方式各具特色,但路径殊途同归。回望过去的三年,潍坊农村党支部的“火”越烧越旺,村集体经济的家底也越来越厚实,农民生活水平、幸福指数实实在在提高了。

寒亭区前阙庄村的东篱田园综合体

改革稳步推进,实现蝶变发展

潍坊市创新推行的“村社一体化”昭示着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路径:紧扣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切入点”,找到了农村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的“结合点”,在持续激发村庄发展内生动力、释放改革红利的同时,促进了资源整合、土地规模经营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全市农村由内到外的华丽蝶变。

潍坊市从农业产业化到村社一体化,改革实效处处彰显,全市全面消除了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下村,10万元以上村达到79%。

千军万马齐振兴,“村社一体”促发展。在潍坊大地奏响了更嘹亮的“丰收歌”、拓展着更宽广的“致富路”、擦亮了“三个模式”的“金名片”,再创农业农村发展新优势。

作者单位:潍坊日报社

责任编辑:林雁雯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