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地方资讯 » 正文

江西省樟树市培养“法律明白人”助力法治乡村建设

发布日期:2021-11-28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向斌  浏览次数:1191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老卢,你来评评理,我总不能白挨了这一巴掌吧!”“动粗耍横解决不了问题,凡事都得依法依规。”近日,在江西省樟树市刘公庙镇农村“法律明白人”卢桂儿苦口婆心的劝说下,原本情绪激动的该镇北坑村村民黄建军逐渐冷静下来,表示不和对方“硬碰硬”了。原来,黄建军与生意合伙人付启明在经营管理、利益分红等方面出现意见分歧,争执之下被付启明当众打了一

“老卢,你来评评理,我总不能白挨了这一巴掌吧!”

“动粗耍横解决不了问题,凡事都得依法依规。”

近日,在江西省樟树市刘公庙镇农村“法律明白人”卢桂儿苦口婆心的劝说下,原本情绪激动的该镇北坑村村民黄建军逐渐冷静下来,表示不和对方“硬碰硬”了。

原来,黄建军与生意合伙人付启明在经营管理、利益分红等方面出现意见分歧,争执之下被付启明当众打了一记耳光。感觉丢了面子的黄建军气不过,准备召集亲戚到付家讨个说法,却被闻讯赶来的卢桂儿给拦了下来。

一番劝说后,黄建军态度有所松动。卢桂儿趁热打铁,建议双方先调解,调解不成再上法院起诉。“合伙做生意有纠纷很正常,咱们可以依法解决争端,动手打架既伤和气又要担责,更解决不了问题……”眼看黄建军气消得差不多了,卢桂儿把双方请进调解室,入情入理的一席话让两人幡然醒悟。

随后几天,通过查阅合伙协议、收支列表以及问询相关事宜等,卢桂儿从法律角度厘清了双方的矛盾关键点,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最终两人打开心结,决定以公平竞争的方式拆伙经营,签下协议书后握手言和。

卢桂儿在当地小有名气,担任过刘公庙镇司法所所长。退休后,卢桂儿被镇政府返聘,牵头组建“老卢调解工作室”,20多年来参与调处乡间矛盾纠纷千余起,“有事找老卢”成为当地群众的共识。

在樟树市,像卢桂儿这样的农村“法律明白人”共有5.9万人。他们遍布在村组、奔走于乡间,热衷于学法普法用法,带动当地群众知法守法,成为地方法治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基层矛盾问题纷繁复杂,我们通过培养农村‘法律明白人’,将普法工作下沉至村组,打通了法律服务在农村的‘最后一公里’。”樟树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近年来,樟树市优先从村“两委”干部和综治人员、调解人员、志愿者、村级义务巡防队、农村“五老”中,挑选有一定法律基础知识和热心法治公益的人员,组建农村“法律明白人”队伍,带动每家每户学法守法用法,让法治精神融入千家万户。

为提升农村“法律明白人”的法律素养,樟树市利用司法行政系统远程网络视频、专家律师专题授课等方式开展以案说法、在线咨询等立体化培训。樟树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说:“今年以来,我们举办市、乡、村各级‘法律明白人’培训200余场次,参训人员1万余人次。”樟树市还建立了农村“法律明白人”考核评价机制,每年对表现优秀的人员予以奖励,及时清退不认真履职的人员,充分调动这支队伍的积极性。

“过去咱们评家长里短打的是‘乡情牌’,现在是‘乡情’与‘法理’双管齐下,大伙儿听了也更信服。”樟树市洲上乡村楼村杨友辉是村里有名的“热心肠”,近两年经常参加市、乡两级组织的法律业务培训,成为当地的农村“法律明白人”,不仅参与矛盾纠纷调解得心应手,而且经常给身边人讲法普法,深受群众欢迎。

近年来,樟树市在推动法治建设进程中,充分发挥农村“法律明白人”在宣传政策法规、引导法律服务、化解矛盾纠纷、参与社会治理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农村逐步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氛围,为当地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

责任编辑:孙国策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