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要闻综合 » 正文

培养“法律明白人” 助推法治乡村建设

发布日期:2021-11-28  来源:河北日报  作者:钱夙伟  浏览次数:58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近日,中央宣传部、司法部、民政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全国普法办公室联合印发了《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规范(试行)》,对“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进行了规范。根据工作规范,到2025年,在全国农村普遍开展“法律明白人”培养,每个行政村至少培养3名,参与矛盾纠纷预防、排查、化解等方面工作。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的法

近日,中央宣传部、司法部、民政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全国普法办公室联合印发了《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规范(试行)》,对“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进行了规范。根据工作规范,到2025年,在全国农村普遍开展“法律明白人”培养,每个行政村至少培养3名,参与矛盾纠纷预防、排查、化解等方面工作。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的法律意识、法律观念也在不断提高,他们比以往更加迫切地需要及时了解和掌握相关的法规和政策,来指导自己的生活,维护自己的权益,处理发生的纠葛与纷争。而“法律明白人”可以为村民解疑释惑,提供必要的帮助。因此,培育村民身边的“法律明白人”,很有必要。

乡村“法律明白人”是什么人?从现在各地“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的实施情况来看,“法律明白人”主要在村两委班子成员、人民调解员、网格员、村民小组组长、农村“五老”人员等和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的村民中遴选。显然,所谓乡村“法律明白人”,就是具有较好法治素养和一定法律知识,积极参与法治实践,能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的村民。他们聚焦解决村民日常生产生活中的法律问题,参与矛盾纠纷预防、排查、化解工作,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乡村。同时,积极带动周边群众提高法律意识,引导群众理性表达利益诉求,依法维护合法权益,为促进乡村和谐稳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根据工作规范,到2025年,每个行政村至少培养3名“法律明白人”,形成一支素质高、结构优、用得上的乡村“法律明白人”队伍。这也必然对有关部门的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比如,有关部门的工作,包括出台的具体决策和制定的各项规定等,都要更严格,都要经受住法律的检验。既有利于职能部门增强法治意识、提高政策水平,又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这些“法律明白人”,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法治乡村建设提供基层法律人才保障,有助于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所以,推进乡村振兴,必须把“法律明白人”培养放在更加重要位置。

责任编辑:李楠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