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创新发展 » 正文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73家农贸市场蝶变:菜篮子拎出幸福感

发布日期:2021-11-28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张艳丽  浏览次数:20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升级改造后的农贸市场。(来源:受访者供图)农贸市场既是市民的“米袋子”“菜篮子”,又是一座城市的展示窗口,直接关系到市民的幸福感和城市形象。为了保障市民舌尖上的安全,给市民创造文明舒适的消费环境,2020年以来,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本着“应改尽改、应停尽停”的原则,全面实施农贸市场改造升级。目前宝安已经圆满完成了73家农贸市场的改造,改造


升级改造后的农贸市场。(来源:受访者供图)

农贸市场既是市民的“米袋子”“菜篮子”,又是一座城市的展示窗口,直接关系到市民的幸福感和城市形象。为了保障市民舌尖上的安全,给市民创造文明舒适的消费环境,2020年以来,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本着“应改尽改、应停尽停”的原则,全面实施农贸市场改造升级。

目前宝安已经圆满完成了73家农贸市场的改造,改造总店档1万余个,改造总面积33万平方米,改造市场总数、改造店档总数、改造总面积均为深圳全市第一。

高标准打造“洁净美”新农贸

改造后的农贸市场,在硬件上告别了昔日环境“脏、乱、差”,统一设立检测室、消费维权服务站、母婴室、免费Wi-Fi、智能电子秤等配套服务设施,有效补齐短板,提升了硬件水平;生熟食分区,肉丸档、豆制品档配置保鲜柜及冷藏柜等设备,优化通风设计,设置消防通道,落实管理制度公示,档口招牌统一、装饰统一,从防水地砖到墙壁的文化标识,从排水到灯光,每一个细节都无不显示着以人为本的“温度”,真实有效地提高了市民体验,做到逛农贸市场就像逛超市。

在管理上,“新农贸”改变了原来经营设施简陋、传统粗放的形式,坚持做到“六化”标准,即硬件设施超市化、食品监管透明化、购物设施人性化、经营模式网络化、卫生环境生态化、市场管理智慧化,给市民带来更愉悦的消费体验,让市民用菜篮子拎出幸福感。

菜篮子“搭载”大数据建智慧农贸

为了让市民逛得安心、放心,宝安的市场从业人员正携手并行,致力安全、便利、可溯源、提供人性化服务的智慧农贸市场,让广大市民的获得感成色更足、满意度更高。

记者从宝安市场监管局了解到,建设智慧农贸市场也是宝安2021年度民生实事项目。根据《深圳市宝安区农产品市场升级改造实施方案》等有关文件工作部署,以及深圳市政府相关文件精神,“智慧农贸”是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的标准配置。

宝安市场监管局着力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有效解决移动支付、检测公示、食品追溯等问题;通过“互联网+”实现智慧经营和监管,实现市场信息公示、交易溯源、联网监管,打造信息系统技术和电子商务商业模式。目前,智慧网络平台正在搭建,已有8个市场配置智慧设备,并接入智慧农贸监管平台,年底将实现69家市场全覆盖。

未来,宝安将进一步巩固深化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成效,将焕然一新的农贸市场打造成城市新地标,推动建设民生幸福标杆城市。

责任编辑:毛丹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