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浙江省乡村振兴局获悉,针对山区26县,浙江省最近启动了“新型帮扶共同体”(以下称“新型帮共体”)建设。此举旨在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据介绍,“新型帮共体”是由浙江省级机关、浙江省内院校、三甲医院、国有企业(含央企驻浙企业)、金融机构、经济强县(市)和民营企业共同组成的全域结对帮扶新模式。
其“新”,首先在于扩充了帮扶成员单位的类型和数量。“我们在原有基础上将成员单位进一步扩充至520个,其中包括新增的264家民营企业。”浙江省乡村振兴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新型帮共体”形成了“政社企协同、县村户并进、山海原(山区、沿海、平原)联动、资技才(资金、技术、人才)合力”的帮扶体系,促进新一轮山区26县结对帮扶工作呈现新气象。
与原先驻村帮扶的“点片结对”不同,“新型帮共体”的帮扶实现“全域覆盖”。记者了解到,为推进帮扶力量实现山区县、乡村振兴重点帮促村、低收入农户全覆盖,“新型帮共体”实行“一县一团”“一村一组”“一户一策”的帮扶机制,构建了“县村户”系统化帮扶格局。
“最近,‘新型帮共体’常山团组的10个成员单位正充分利用各自资源优势,谋划一系列覆盖常山县的帮扶项目。”“新型帮共体”常山团组有关负责人介绍,在组长单位浙江省供销社的牵头下,浙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意向投资建设一个高标准现代农业服务中心,采购机械设备、建设仓储中心、整合农业全产业链资源,为常山县胡柚和粮食生产提供从选种到销售的服务。
据悉,“新型帮共体”在驻村帮扶工作基础上,确定了13项重点专项帮扶任务,既巩固拓展教育、卫生等民生类帮扶,又新增了高效生态农业发展、重大项目招引、交通水利建设等产业类帮扶任务,全面增强山区26县内生发展动力。
责任编辑:赵子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