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农业科技 » 科技动态 » 正文

山东农业大学:“硬核”科技助力打好种业“翻身仗”

发布日期:2021-11-21  来源:山东学习平台  作者:杨丽宁  浏览次数:257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前些天,泰山脚下的山东农业大学传出喜讯。学校园艺学院教授陈学森主持完成的“苹果优质高效育种技术创建及新品种培育与应用”成果荣获2020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以陈学森团队为代表,山东农业大学在推进现代种业创新发展方面贡献了积极力量。陈学森(左)把“果盘”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如何让苹果更红、更好吃、更好卖,让中国人把“果盘”牢牢端在自己手

前些天,泰山脚下的山东农业大学传出喜讯。学校园艺学院教授陈学森主持完成的“苹果优质高效育种技术创建及新品种培育与应用”成果荣获2020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以陈学森团队为代表,山东农业大学在推进现代种业创新发展方面贡献了积极力量。

陈学森(左)

把“果盘”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如何让苹果更红、更好吃、更好卖,让中国人把“果盘”牢牢端在自己手里?这是生产难题,也是陈学森教授的毕生科研追求。经过近20年的潜心研究,陈学森和团队成员育成了具有中国“芯”的红肉苹果,在苹果资源育种及配套种植核心技术方面实现了突破,形成了从理论到技术、品种和产品的系统创新成果。“打好种业‘翻身仗’,核心是种质和技术。我们将继续坚持理论与技术创新并重、良种与良法配套,创制优异种质、研发高效技术,丰富咱们自己的‘果盘’,为打好种业‘翻身仗’贡献力量。”载誉归来,陈学森干劲十足、言语铿锵。

在山东农业大学,另一个与果树育种相关的科研成果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该项成果的“主角”是桃。学校园艺学院教授李玲带领团队,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筛选候选基因,开发分子标记,辅助传统杂交育种方式,显著缩短了育种进程、提高了育种效率,为智能、高效、定向培育桃树新品种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李玲(左三)带领团队为培育桃树新品种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小麦研究成果助力国家粮食安全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当今时代,一粒小小的种子便可以成为科技较量的“竞赛场”。

近年来,山东农业大学重点围绕国家粮食安全和小麦、蔬菜等作物育种的“卡脖子”问题持续发力,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破解重大育种科学难题、突破育种核心关键技术、创制突破性种质资源,打造种业战略科技力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创新性进展。

2020年,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孔令让及其团队在全球首次找到并克隆出抗小麦赤霉病关键基因,为攻克世界性难题找到了“金钥匙”,把小麦抗赤霉病种质资源牢牢掌握在了中国人自己的手里。

30多年来,孔令让一直带领“小麦遗传改良团队”从事小麦优良材料的发掘、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等工作,为中国人“端牢饭碗”贡献了力量。“小麦遗传育种研究关系到我们国家的粮食生产安全,我们要瞄准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中的一些‘卡脖子’科研难题,为打赢种业‘翻身仗’、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的贡献。”孔令让说。

孔令让(左二)团队的科研成果助力国家粮食安全

山东农业大学校长张宪省介绍,下一步,山东农业大学将深入攻坚种子工程,强化育种基础性研究,拿出更多务实管用的科技成果,推进现代种业创新发展,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和成果支撑。

来源:泰山晚报

作者单位:泰安日报社

责任编辑:田欣怡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