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天苍苍,地茫茫,一片衰草和苇塘……”
被称为北大荒的黑龙江垦区,面积相当于一个半海南岛。偏僻、荒蛮、寒冷,曾是它的代名词。70余年,几代中国人在这里挥洒青春,写下可歌可泣的拓荒史诗。
拓荒者来自何方?历经怎样的沧桑岁月?亘古荒原又是如何蜕变为“北大仓”的?本期《习近平讲述的故事》带你走进这片神奇的土地,追寻历久弥新的北大荒精神。
1947年,按照党中央“关于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重要指示,一批解放军来到这片沉睡的荒原,建立了第一批农场,有力支援了解放战争中的前线作战。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粮食紧缺,北大荒成为发展粮食生产的重中之重。1955年1月,铁道兵部队的第一个农场——八五〇农场成立。一开始没有农具,复转官兵就从日寇遗留的地下工事里捡来炮弹皮、废铜烂铁等,自制农具。
官兵们第一年就开出了14.45万亩荒地,做到了“当年开荒、当年生产、当年收益”。八五〇农场的建设,为复转官兵开发北大荒提供了经验。1958年,10万复转官兵挺进北大荒,掀起了北大荒大规模开发建设的高潮。
20世纪80年代,借助黑龙江农垦区试办家庭农场的机会,一些原本吃惯了“大锅饭”的北大荒人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创业之路。葛柏林夫妇就是北大荒二代的典型。像他们一样,一个个独立的家庭农场在改革浪潮中涌现,释放巨大能量。
70余载,来自四面八方的复转官兵、支边青年、大专院校毕业生和城市知青奔向这片土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2021年,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粮食播种面积4457.8万亩,2020年粮食调出量405.5亿斤,占全国20%,北大荒成了名副其实的“北大仓”。
如今,北大荒正努力打造“农业领域航母”。农业生产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基本实现。同时,农场运用卫星定位、云计算技术等,对万亩良田实现精准管理。生机勃勃的土地上,80后、90后为北大荒精神注入了新的活力。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须立足国情农情,依靠科技进步,不断筑牢粮食安全保障的基座,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监制:刘刚
出品人:孙志平
制片人:樊华
统筹:幸培瑜 韩珅 王志斌
编导:李俞辉
记者:管建涛 王建 徐凯鑫 唐铁富
航拍:顾景坤
包装:夏勇
海报:吕涵潇(实习)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新华通讯社出品
责任编辑:桑小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