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政策法规 » 政策方针 » 正文

《“一带一路”生物多样性与传统知识保护昆明宣言》发布

发布日期:2021-10-14  来源:云南日报  作者:季征  浏览次数:73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近日,“第九届中国民族植物学大会暨第八届亚太民族植物学论坛”在昆明召开,会上发布了《一带一路生物多样性与传统知识保护昆明宣言》。论坛上,来自中国、英国、美国、泰国、缅甸、韩国、巴基斯坦、南非等国家90多所大学、研究所、学会、企业和民间机构等的305位代表围绕“民族植物学与‘一带一路’跨区域交流发展”主题

近日,“第九届中国民族植物学大会暨第八届亚太民族植物学论坛”在昆明召开,会上发布了《一带一路生物多样性与传统知识保护昆明宣言》。

论坛上,来自中国、英国、美国、泰国、缅甸、韩国、巴基斯坦、南非等国家90多所大学、研究所、学会、企业和民间机构等的305位代表围绕“民族植物学与‘一带一路’跨区域交流发展”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经过充分交流和讨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参会专家达成共识,起草了《一带一路生物多样性与传统知识保护昆明宣言》,在大会闭幕式上发布。

《宣言》提出,应加强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本底调查和研究,整合各国现有的生物多样性和传统知识保护行动计划,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对话,在热点投资区、关键生态保护区、热点文化传承区域开展合作研究,同时对投资布局和生态环境影响等开展长期监测与评估,适时提供具有说服力的“一带一路”科学报告、生态报告、国际可持续发展报告。

《宣言》就开创“一带一路”生物多样性保护、传统知识保护与惠益分享的新局面作出五项重点工作建议,其中提出,由“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高校、智库、科研机构联合发起,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联盟,合作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编目、监测和保护工作,建立高效的工作和交流机制;由“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高校、科研机构、环境保护机构联合发起“一带一路”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重点支持在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生态系统脆弱和敏感区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传统知识抢救挖掘工作,实施好社区参与、专家指导、国家协调、跨国协作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

责任编辑:王亦飞 刘兵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