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正朴在给藏羊称重
都兰县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柴达木盆地东南隅,都兰的蒙古语意为“温暖”。在这片总面积约4.5万平方公里的高地,有这样一位基层农技人员,与牛羊为伍,他负责开展的“柴达木马标准”“放牧羊鼻蝇蛆病的防治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等项目获得了青海省级成果奖,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兽医科学研究、农业技术推广、生产实践提供了较为准确的科学依据。他就是被牧民群众称为“国塞曼巴”的郭正朴。
“国塞曼巴”藏语意思是“黄头发大夫”。提起这个称谓,都兰县热水乡的乡亲们几乎都知道指的是郭正朴。高原之巅风沙比较大,下一趟乡经常被大风吹得灰头土脸,风沙吹染的黄发成了郭正朴的形象标志。“我们牧民都把郭曼巴当成自己人了,他不仅在牛羊养殖方面帮助大家解决困难,有时还帮我们理理账目,购买生活物资。”在都兰县乡村工作30年,郭正朴养成了先深入各个村社对牲畜存栏数、疫情监测、农牧民需求进行摸底,然后再进行工作安排部署的习惯。在年初签订目标责任书时,他总是抢先承包防疫难度最大的村社,并督促其他防疫员,每年免疫牲畜平均30万头(只),以保证防疫密度达到100%。
1999年春天,正值高原冰雪融化时期,住在黑山戈壁地区的牧民扎什杰报告,黑山戈壁地区牛群发生大批死亡。由于人手不足,接到报告后郭正朴独自一人带上药品,骑着马跟着扎什杰出发了。原本两天的路程,郭正朴硬是用了一天一夜赶到了黑山戈壁,迅即展开临床诊治、采集病料,及时采取焚烧死亡牛、环境消毒等措施。第三天,他又独自一人连夜赶回抓紧化验病料,并赶紧返回事发点对受威胁的牛群进行紧急预防注射。这次出诊为牧民挽回经济损失150余万元。
在农技推广工作中,郭正朴被推举为“都兰县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首席专家,他积极联系基地,细致开展农技推广指导工作,通过示范户的培育辐射带动更多的农牧民接受新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由于农技推广工作面对的是农牧民,兽医站又缺乏交通工具,只能骑摩托车在山里跑。2016年,郭正朴双侧股骨头坏死,进行了髋关节置换手术,仅仅休息了半年,就又出现在工作岗位上。
“守正笃实,久久为功。”工作中,郭正朴始终秉承“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工作理念,把一线当作更新知识、提高业务的最佳平台;把基层当作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专技工作者实现信仰和价值的沃土。在他的带领下,热水乡兽医站的工作始终走在都兰县前列,为都兰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作出了贡献。(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孙眉)
责任编辑:张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