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中之重。为进一步盘活集体资源,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老僧堂镇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始终坚持党建统领深入推进“双基”工作,开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双培双管”行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通过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农业生产、土地流转、资产出租等方式增加集体收入,效果显著。
嘉祥银堂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坐落于土壤肥沃、环境优良的老僧堂镇韦庄村,总规划面积1600亩,建设55个蔬菜大棚,300吨保鲜库一处,交易市场占地3000平方米,现又建成包装车间一处,带动附近乡镇农民500余人就业,年人均增收6000元以上。
基地始建于2009年,自筹建之初便充分发挥党支部引领带动作用,大胆尝试“统一采购建棚、统一供种施肥、统一技术规程、统一管理销售”的经营模式,积极探索“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路子,打通了“上接市场、下联农户”“对外参与竞争、对内提供服务”的种销渠道,每年可向市场提供绿色、无公害蔬菜80万公斤以上,成功培育出韦庄雪梨、大棚甜瓜等特色农业品牌,并全部通过无公害认证,受到市场青睐。
老僧堂镇李庄村村庄面积不大,以往经济基础非常薄弱。近年来,李庄村“两委”带领党员、部分群众代表、经济能人,分别到山东聊城莘县魏庄镇、妹冢镇学习先进村集体经济发展、蔬菜大棚种植经验做法。2018年底,李庄村流转土地570亩,成立了千亩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探索出一条“支部+合作社+社员”的发展路子。新一届村“两委”上任后,坚持“一手抓理论,一手抓实践”,开展好主题党日筑牢党员思想根基,带领党员群众持续发展壮大合作社。
2019年1月,由支部带头采取入股的形式筹资120万元,在村南建成21个标准农业大棚,每个大棚占地3亩。大棚内种植网纹瓜、红旗9号、绿宝、博洋等,亩产3000公斤,每个大棚纯利润约2.1万元。按照村集体、合作社、社员、农户“10%/10%/40%/40%”的形式进行收益分红,2021年上半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4.4万元,农户人均增收8000余元。
合作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渠道解决在存储、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制约瓶颈,形成了生产、存储、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2020年3月,通过招商引进了冰鲜食界济宁供应链有限公司,该公司电商销售平台辐射江西、湖北、北京、天津、上海等24个省市,解决了合作社产品的加工和销路问题;2020年6月,争取了嘉祥县农业局冷链扶持项目,投资150余万元,建成500余平方米的恒温库,解决了合作社农产品的存储问题。
目前,老僧堂镇26个村级党组织全部领办合作社,其中打造示范社、精品社9个,村集体收入全部超过10万元。老僧堂镇通过支部领办合作社,集体经济实现“造血式”增长,提升了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村民在合作社打工“有薪金”、年底“有分红”,推动了村集体、村民双增收。(通讯员 李超 薛霄 屈昂)
来源:济宁日报
责任编辑:李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