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创新发展 » 正文

甘肃武威凉州区:“土地银行”激活产业发展

发布日期:2021-08-20  来源:甘肃学习平台  作者:金奉乾 张辉稳 王润  浏览次数:281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今年以来,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发放镇着眼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三大特色产业带”建设,着力培育“10+N”特色产业体系,立足实际、科学谋划,以土地入股为牵引,探索建立“土地银行”,打破村组地域界限,建设发放镇日光温室产业园,推动特色产业扩面增量、提质增效。盛夏7月,瓜果飘香。凉州区S316线旁,初具规模的发放

今年以来,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发放镇着眼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三大特色产业带”建设,着力培育“10+N”特色产业体系,立足实际、科学谋划,以土地入股为牵引,探索建立“土地银行”,打破村组地域界限,建设发放镇日光温室产业园,推动特色产业扩面增量、提质增效。

盛夏7月,瓜果飘香。凉州区S316线旁,初具规模的发放镇日光温室产业园内,土地平整,大棚林立,处处呈现出产业旺、百姓富、环境美的新气象。

村民正在打理秧苗。

“我家里有8口人,以前只种着4亩地,地块碎,也不平整,没法搭棚。后来,我把土地流转到‘土地银行’,然后又从‘土地银行’流转出来,现在建起了大棚,种的是西瓜,土地利用率高了,收入比以前翻了一番。”发放镇贾家墩村七组村民赵万峰一边打理秧苗,一边对记者说。

赵万峰所说的“土地银行”,是发放镇按照“园区化建设、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思路,探索建立的集中闲置土地由镇政府争取帮扶资金平田整地,再以承包、租赁方式有序流转的土地流转模式。

“土地银行”激活产业发展,让小农户实现大生产。

“我们结合兰张三四线征地拆迁,整合周边几个村、组的碎片闲置土地320亩,统一规划高标准钢架日光温室128座,规划打破了组与组之间的地域界限,引导农户发展土地托管、联耕、代种的农业模式。”发放镇贾家墩村党支部副书记杨宏介绍,这种新模式带动了更多群众积极投身日光温室建设,吸纳了许多小农户实现大生产。

通过流转土地,村民建起了高标准钢架日光温室。

在推动日光温室产业园建设的过程中,发放镇还采取“五化五带动”产业化经营模式,即统规统建标准化、设施设备新型化、节水节能一体化、延链补链系统化、扩面增量规模化,带动规模、带动品质、带动市场、带动品牌、带动效益,着力打造以发放镇为核心,引领带动大柳镇、下双镇等周边镇建设北上广深高端市场西瓜供应基地,从而推动西瓜产业扩面增量、提质增效。

作者单位:新甘肃·甘肃日报

责任编辑:陆钦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