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创新发展 » 正文

浙江杭州瓶窑镇:率先试点可降解膜种植有机水稻技术

发布日期:2021-07-22  来源:杭州学习平台  浏览次数:306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田间苗绿人影红,六月水乡插秧忙。每年6—7月都是农村最忙碌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在忙着收麦子、插秧苗,挥洒汗水,收获果实,播种希望。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张堰村的农田内,瓶窑东苕溪稻米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们正忙着给刚翻新的土地穿“新衣”——可降解地膜。可降解地膜 施振东 摄 用生物原料做成的可降解地膜,在使

田间苗绿人影红,六月水乡插秧忙。每年6—7月都是农村最忙碌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在忙着收麦子、插秧苗,挥洒汗水,收获果实,播种希望。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张堰村的农田内,瓶窑东苕溪稻米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们正忙着给刚翻新的土地穿“新衣”——可降解地膜。


可降解地膜 施振东 摄


用生物原料做成的可降解地膜,在使用60天后开始降解,可以在自然环境下最终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不污染环境。在水稻插秧的同时覆盖降解膜,覆膜后不需要喷施除草剂,是生产有机大米的重要措施。


有机水稻根据黑色可降解膜上预留的圆孔整齐排列 施振东 摄


瓶窑东苕溪稻米专业合作社高级农艺师戴水高介绍:“传统农用地膜在自然条件下很难降解,越来越多的地膜残留在土壤中,会破坏土壤结构,导致耕地质量下降。如果人工回收,成本较高。而使用可降解膜,待水稻长大后,会自行分解。”


据悉,今年瓶窑镇准备在有机水稻种植基地试用20亩全生物可降解地膜,减少化学农药和残膜污染的同时增加产量,守护百姓“餐桌上的安全”。

(图片来源: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人民政府)



杭州学习平台

作者单位: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人民政府

责任编辑:张妍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