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地方资讯 » 正文

资源循环可利用 生态环境可承载 经济发展可持续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探索园区建设新路径

发布日期:2021-08-10  来源:青海学习平台  作者:王峰  浏览次数:143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近年来,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循环经济建设,按照国务院批复的《试验区总体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和路径,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把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基本前提,把深入转换发展动力、全面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作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深耕盐湖等优势资源开发,初步走

近年来,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循环经济建设,按照国务院批复的《试验区总体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和路径,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把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基本前提,把深入转换发展动力、全面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作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深耕盐湖等优势资源开发,初步走出了一条资源循环可利用、生态环境可承载、经济发展可持续的道路。

在瞄准产业高端,谋划转型升级的主题思路下,依靠自身力量,编制完成《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中期自查评估报告》《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十三五”发展规划》,按照州委的部署安排,迅速制定了《海西建设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行动方案》和《海西“五个千”产业集群建设方案》,努力构建以盐湖化工为核心的纵向延伸、横向耦合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促进资源集约利用、产业集群发展、区域联动开发,进一步明确了试验区加快动能转化,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的新思路、新目标和新路径。

深耕优势资源,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围绕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出台了《进一步加快盐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盐湖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提出了“走出钾、抓住镁、发展锂、整合碱、平衡氯”的战略布局,着力培育形成以钾、钠、镁、锂、硼等资源梯级开发和以配套平衡氯气、氯化氢气体为辅的盐湖资源综合利用产业体系。根据不同盐湖类型走向资源综合利用的道路,产业链不断开枝散叶,通过一次卤水开采,便可提取出钾、钠、镁、锂、硼、溴等多种资源,做到了资源的深耕细作,实现了盐湖资源的梯级开发和综合利用。试验区改变了以往依靠要素投入和投资驱动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了资源开发向高端化、高新化、高值化的延伸。

在围绕“千亿元锂、千亿元新材料、千亿元高原特色生物产业集群和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千万吨原油储备及油气化工产业集群”的建设中,瞄准中东部产业转移重点,针对性引进金属锂、镁合金、石墨烯锂电池、风机整机装配、枸杞和中药材加工等一批高新技术产业落地实施。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打造特色生物产业集群,将枸杞酵素、枸杞酒、藜麦等全营养食品精深加工产品推向市场,获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未来,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将深入实施“五四战略”,奋力推进“一优两高”,以打造“五个千”产业集群为抓手,聚焦绿色低碳循环创新发展,实现从由低端要素型向创新驱动型、由粗短重型向高精新特型转变,为青海省建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作出积极贡献。

作者单位:柴达木日报

责任编辑:王小卫 刘兵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