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记者从四川省自然资源厅获悉,四川省地质灾害指挥部办公室近日印发《汛期地质灾害防范应对十条措施》。
四川地质构造复杂,地质灾害隐患点多面广,是全国地质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现已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多达3.3万余处,分布在四川省21个市(州)、175个县(市、区),对143万余名群众生命和867亿元财产安全构成不同程度的威胁,地质灾害防治任务极其繁重。今年入汛以来,四川连续遭遇多轮强降雨天气过程,多地普降暴雨到大暴雨。受极端天气影响,累计发生地质灾害825起,同比去年增长近7成。面对严峻的防灾形势,四川全省上下攻坚克难,实现地质灾害成功避险27起,避免1093人因灾伤亡。
四川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四川省地质灾害指挥部检视不足、预判风险,形成了《汛期地质灾害防范应对十条措施》。
这十条措施包括:强化责任落实,构建终端发力末端见效机制;强化隐患点和风险区“三查”全覆盖,提升“点面结合”双控水平;强化“人防”“技防”有机衔接,探索提升监测预警效能;强化宣传培训和演练,特别加强夜间、“三断”等特殊情景下的避险演练,提升群众防灾避险能力;强化提前避让,适当扩大转移范围,确保应转尽转;强化避险结对帮扶,加强人员管控安置,确保“不安全、不返回”;强化管行业必须管地质灾害,落实在建工程、旅游景区和公路、铁路沿线防灾措施;强化集中攻坚,确保按时完成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夯实防灾减灾基础;强化能力建设,充分发挥技术支撑单位作用,确保防灾工作科学高效推进;强化明察暗访机制,确保推动问题整改落实到位。(记者 张立峰)
责任编辑:刘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