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的“伏”是指“伏邪”,即“六邪”中的暑邪。夏日炎热,大家容易大量进食寒凉之品。专家介绍,传统中医认为春夏要养阳,而寒凉食物有收缩作用,尤其是对肠胃以及邻近的心脏和动脉有刺激,容易导致痉挛,所以,三伏天一定要保护好脾胃,切忌贪食寒凉食物,尤其是雪糕、冰水等。
三伏天要注意“吃的大学问”
1.多补充蛋白质及水分
夏天人的活动时间长,出汗多,消耗大,应适当多吃鸡、鸭、瘦肉、鱼类、蛋类等高蛋白食物,以满足人体代谢需要。夏季的时令蔬菜,如生菜、黄瓜、西红柿等含水量较高;新鲜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较高,都可以适当吃一些,用来补充水分。
2.多吃酸性食物
夏季归心,而心喜凉,宜食酸,所以夏季应适当多吃一些酸性食物,比如可常吃些李子、橄榄、菠萝、芹菜等。
3.多饮温水
多喝温白开水,并且要定时饮水。少喝果汁、汽水等饮料,饮料喝多了会对胃肠产生不良刺激,影响消化和食欲。
4.食物以凉拌、清炒为宜
在烹调方面,凉拌、清炒是夏季最佳吃法,能最大程度地保持蔬菜的营养,再辅以适量的醋、酱、葱、姜、蒜,除了能促进食欲和消化外,还能抑菌、降脂、调血压。
5.饮食要“营养易消化”
入伏饮食还要注意增加营养,食物以易消化为宜,少吃油腻和辛辣的食物。此外,夏天大量流汗会引起盐分流失,从而影响胃液中盐酸的生成,所以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盐。
专家表示,夏季饮用汤、茶是不错选择。汤类含有大量的水分和钠、钾、镁等有机盐,而茶水可生津提神、减轻疲劳。
三伏天里老少皆宜的汤、茶
1.绿豆山楂汤
做法:取绿豆150克、山楂100克,加水煮烂,加适量冰糖,放凉饮用。
功效:有清热解毒、止渴消暑的功效。
2.香荷饮
做法:取香薷10克、荷叶10克(或鲜荷叶30克)、陈皮10克,薄荷5克。先将香薷、荷叶、陈皮三味药煎煮30分钟,再加入薄荷煮5分钟即可。服用时可加适量白糖调味,代茶饮。
功效:有消暑理气、祛湿解表的功效。
3.橘皮茶
做法:可以在药店买制好的橘皮,每次取橘皮10克、冰糖适量,用开水浸泡后代茶饮。
功效:有理气开胃、燥湿化痰的功效。
(本文专家: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刘建芳)
责任编辑:方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