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了梯田,这地好几年都种不出来庄稼,你让我们吃啥?”听说村里要进行土地治理,把山坡地全部改造成水平梯田,村民们是一百个不乐意,辽宁省朝阳市人大驻村工作队的同志们也犯了难。
这是2016年驻村扶贫工作开展之初发生的一幕。当时,朝阳市人大驻村工作队协调市、县两级发改、水务和水土保持部门,准备把5500亩土地治理项目在建平县义成功乡西台子村落地。由于历史原因,西台子村大部分土地在机械大造林时期全部用为了林地,只有机器上不去的地方成为了耕地,村民作业十分困难,加上连年干旱缺水,一代代人沿袭着“靠天吃饭”的传统种植模式。
针对这些问题,朝阳市人大驻村工作队进驻以后,深刻认识到,土地是民之根本,作为种植业的主要载体,防止土地退化,恢复和提高土地生产力尤为重要。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率,土地治理势在必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项目刚开始就遭到了村民的极力反对,因为土地治理后,熟土变生土,至少需要三年恢复期,不仅作物种类受限,产量也会大幅降低。
为解除村民的后顾之忧,朝阳市人大驻村工作队联系到建平县大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协商将治理后的土地统一流转到该公司,由其负责种植苜蓿草,同时支付承包土地的费用。对于劳动力,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本村村民,特别是贫困户,这样就保证了村民“包地费用+佣金”的最低收入。三年合同到期后,土地重新归村民自主支配。
措施一出,受到村民一致拥护。从2016年到2019年,义成功乡先后落实平整土地项目5500亩,水平梯田治理8460亩,小流域治理、修建水平槽14300亩,总投入高达1364万元。村民们也在大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帮扶下获得了可观的收入,贫困户人均纯收入增加2000元以上,实现了稳定脱贫。
如今,水平梯田加上节水滴灌,解决了因缺水造成的连年干旱歉收问题,村民们也在田间种起了新的作物。2020年秋收时,1600亩向日葵、近200亩桔梗迎风摇摆,在乡村间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
作者单位:建平县义成功乡
责任编辑:刘思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