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有祺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治学就是研究学问。马克思把研究学问比作要不避艰险地在崎岖小道上的攀登,能达到顶峰是难能可贵的,而失败的教训经过总结后也可化消极为积极的。发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总是要从深度入手的,一般是深入一步,才能开拓一片,而且事物总是在深处盘根错节的。做学问总是在积累和创新中求发展的,而创新在思维上很难离开科学的抽象和科学的假设。
黄琳 工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研究问题应以极大的兴趣不计得失地去追求,取得成果后切勿沾沾自喜,而是放下一段时间,再用批评者的角度去看,这样当受益匪浅。
童坦君 基础医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高楼人人都能看见,但是谁能看见它的地基哪?基础科学这个行当,就是替临床医学、工程等应用科学打地基,然而他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打好更牢固的地基,是盖起巍巍大楼的先决条件。基础研究人员是为科学金字塔默默垫土的一群人,但也是提升科学事业不可或缺的一群人。我国在科学上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追随到引领,任重道远。
王阳元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从事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贵在执着,重在分析,在系统的科学研究中必将有所发现,有所发明。要锲而不舍地坚持下去,“胜利往往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张恭庆 数学科学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深邃的洞察是在观察与思索反复多次之后的一种感悟,是建立在分析与综合基础之上的一次超越。
顾镇南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
科学研究贵在创新、严谨和锲而不舍的精神。科研集体要有活跃的学术风气,好的科学作风和勇于克服困难,持之以恒的精神,才可能取得高水平的研究结果。
叶恒强 物理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在科学研究中,选题至关重要。然而选题的准确与有否能力进行,却取决于此前的准备。预则立,不预则废。当然每个人的精力有限,恰当地选择自己坚持的领域,又保持对新生事物的敏感,通过学习改进自己的能力,就有可能为下一步的工作做好准备。
顾志福 工学院教授
对科研工作,在完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要有执着的追求精神。对于认定的研究方向,一定要孜孜不倦地长期坚持下去才有可能获得一些有意义的成果。世界的奥秘是无穷无尽的,科学研究没有捷径可走,有志者应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做好眼前的每一件小事。
潘懋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
对大自然没有强烈而浓厚兴趣的人,没有持之以恒、坚韧不拔毅力的人,没有自甘“劳筋骨、饿体肤”思想准备的人,是做不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是没有希望登上地质科学顶峰的。
欧阳颀 物理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对大自然保持一颗童心,跟着兴趣走,“一路看天不低头”。建立广泛兴趣,但知道适可而止。学习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坚信伽利略的论断:“自然的书是用数学语言写成的”。在专业研究中坚持用定量方法考察任何问题,力戒似是而非的论断。“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教学过程也是自我学习过程,乐在其中。
王忆平 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科学家做研究、发现科学问题往往不完全依赖于课本上的知识或者已经发表的论文(相反这些知识往往束缚科学问题的发现),而是往往更多地依赖于实验过程中的联想和直觉。要学会灵活运用知识,批判性地进行研究。
马伯强 物理学院教授
用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来理解做学问或做文章,尤为合适。第一境界,是说目标还不清楚,不知道怎样去做,这时的苦恼烦闷可用“望尽天涯路”来形容。第二境界,是知道目标是什么,这时要肯花苦功夫、下大力气去刻苦攻关,“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是明确知道了怎样去做,或者将大功告成,“蓦然回首”,这时才发现原来看来遥不可及的事情就在眼前:“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刘忠范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研究的乐趣在于过程,而不在于结果本身,因为过程当中隐藏着新的发现、新的发明和新的目标。这也是科学家们乐此不疲之奥秘。
朱彤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科研是一项挑战极限的活动,不仅是对人类知识前沿和智力极限的挑战,也是对仪器手段极限的挑战,很多科研活动,需要在低温、高海拔等极端环境中进行,因此也是对人类体力极限的挑战。正是因为对极限的挑战,使得科研本身充满了无穷的魅力。而如何将这一挑战极限的活动变为有价值的新的知识,则离不开胡适先生倡导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治学之道。
昌增益 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做学问,需要永远保持一种学生心态。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地会有成功和失败。不管是在每一次的成功还是失败之后,我都会要求自己从零开始。
科学技术关乎国家前途命运、人民福祉,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艰苦探索、拼搏奋斗,锐意创新、默默耕耘,他们是时代的造梦者,亦是时代的追梦人,正是有了他们,才有祖国科技创新的繁荣发展!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