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天文学家佛里茨·茨威基教授通过“质光比”(即质量比上光度),发现了宇宙之中一定还有我们看不见的质量。因此,茨威基教授最早给这样看不见的物质起名为“Dark matter”(暗物质),这就是暗物质之名的由来。
目前,科学家观测到的星系,其质光比几乎全都大于太阳的质光比。而且,通过测量星系的旋转曲线,大多都与银河系差不多,全是在后半段距离中心越远的位置,它的速度不是降下来,而是趋于稳定。这说明,如果牛顿理论没问题的话,那么暗物质就是普遍存在的,我们的银河系并不是个例。现在越来越多的观测现象表明,牛顿理论没有问题。
例如,2018年,哈勃空间望远镜发现了DF2星系,通过测量这个星系的旋转曲线,科学家发现,这和牛顿理论预言的那样,即先是上升,后半段降下来,说明这个星系可能不存在(或最多存在少量)暗物质;2019年4月,科学家又发现了DF4星系,好像也不存在暗物质,表明了牛顿理论确实没错,至少能合理地解释一些星系的行为。
不过,也正因如此,暗物质越来越被科学家重视了。
那么,如果暗物质真实存在的话,它具有什么特质呢?
能提供引力,因为引入暗物质就是为了解决引力丢失的问题(这点和暗能量恰好相反),也就是说暗物质必须要参与引力作用;
看不见,要是能看见就不是“暗”物质了。那为什么看不见呢?科学家猜测那是因为暗物质不参与电磁相互作用,即它本身既不能发光,也不能反光,更不能吸收光,犹如透明一般。
既然暗物质看不见摸不着,科学家有没有办法将它们测试出来呢?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引力透镜效应(Gravitational Lensing)。
根据广义相对论,当背景光源发出的光在引力场(比如星系、星系团及黑洞)附近经过时,光线会像通过透镜一样发生弯曲。光线弯曲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引力场的强弱。分析背景光源的扭曲,可以帮助研究中间作为“透镜”的引力场的性质。根据尺度与效果的不同,引力透镜效应可以分为强引力透镜效应和弱引力透镜效应。
从数学角度来分析,面质量密度(k)大于1,被定义为强引力透镜区域,小于1为弱引力透镜区域。在强透镜区域一般可以形成多个背景源的像,甚至圆弧(又称“爱因斯坦环”)。而弱透镜区域则产生比较小的扭曲。强透镜方法通过对爱因斯坦环的曲率和多个像的位置的分析,可以估计测量透镜天体质量;而弱透镜方法通过对大量背景源像的统计分析,可以估算大尺度范围天体质量分布,并被认为是现在宇宙学中最好的测量暗物质的方法。
上述这段话可能比较难以理解,让我们来打个比方。
假如我的手是一个大质量天体,当光线在经过这个大质量天体的时候,就会走一个弧线。前面提到了,根据广义相对论的预言,大质量天体会使得时空产生弯曲,而光行走的又是测地线。所以,看起来就会使光线发生偏折,像一个透镜一样。如果我的这只手在正中间,你们看到的我可能就是一个环——“爱因斯坦环”;也可能出现四个像——“爱因斯坦十字”、也可能出现“爱因斯坦弧”等等。
但问题是,有时我们能够看到远方天体的像,出现一个环,或者出现十字,我们通过计算就会发现,中间用来成像的这个大质量天体或者星系,往往质量严重不足。如果只有我们看到的这点质量,是不足以造成如此强烈的引力透镜现象的。
因此,有了引力透镜之后,科学家就可以说,我们找到了证明暗物质存在的直接证据,以及如何测量的方法了。
我们再来猜测一下暗物质粒子是什么:会不会是小黑洞,既看不见,质量又足够大?但是,这似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小黑洞寿命极短,还会爆炸;那么会是相对来说稳定不发光的、密度还极大的天体吗?比如中子星、白矮星?然而,经过科学家的研究之后发现,它们不足以弥补丢失的全部质量,只能弥补极小部分。所以,它们也不能被划分为暗物质。
科学家认为,暗物质粒子只能是标准粒子模型之外的粒子,并且作了预言。根据粒子的运动速度(也就是温度),暗物质分为热暗物质、温暗物质、冷暗物质这三种模型。后来,针对宇宙大尺度结构的研究,倾向于宇宙中主要是冷暗物质的解释。
暗物质是当代科学的前沿,还有其他理论的另类解释。如有些弦理论物理学家认为,暗物质可能是弦的高频振动:我们身体的每个原子,都代表了我们全身每一个振动的“皮筋”带来的最低的八度音阶。而这些“皮筋”也可以有更高的音阶,这些更高的八度音阶,很有可能就是暗物质。
那么,在这个宇宙中,暗物质究竟会是什么呢?目前,就科学家所知而言,WIMP粒子是暗物质粒子的最佳候选。
科普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