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入口处 中国网信网 李晓尹 摄
一个特展——智慧抗疫有温度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为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提供了强大助力。此次展览会特设“数字抗疫”展区,将数字化抗疫产品和应用从“幕后”搬到了“台前”。
智能体检 中国网信网 李晓尹 摄
“Hi,我是小美,我能为你做点什么?”,在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900医院展位前,智能导诊机器人“小美”一直忙碌着。她能依据患者自述的疾病症状,快速给出建议导诊分流,堪称行走的就诊“小助手”。在孟超肝胆医院展位前,一台消毒机器人正在辛勤工作,工作人员介绍,为它设定智能路径后,机器人就可以完成主动避障和精准消毒工作。
智能机器人参与抗疫的身影,让我们感受到技术的温度,而有了依托于5G等技术的远程医疗应用平台,人和人之间的温度就不会因病毒阻隔而降低。通过远程会诊平台,屏幕两边的医生共享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信息,合力制定治疗方案;专家组医生实时远程查房,与患者进行交流,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疫情期间,很多医院、企业创新利用数字化技术提升诊疗水平,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重要力量,也为全民健康信息化水平的跃升奠定了基础。
一个热点——数字基建显实力
今年上半年,中央密集部署加快“新基建”建设进度,数字新基建发展速度空前,在多个重要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展会紧密结合中央战略部署,打造以数字新基建为主题的特色板块,展示建设成果。
精准拼图、零部件分拣,你能想象这是一只机械手臂独立完成的吗?这只机械手臂集成了5G、深度学习、智能运动控制等众多前沿科技成果,专注于为工业机器人实现自适应作业提供通用AI大脑。在新基建展区,类似的展品还有很多,5G全连接工厂、5G+智慧港口、5G+智能矿山、AI工业质检等产品从不同侧面展示着智能生产与智能制造的发展趋势。
基于5G的数字工厂模型 中国网信网 李晓尹 摄
除了提升生产制造的智能化水平,数字新基建与老百姓的生活也息息相关。走进某移动运营商的展区,基于新基建技术的智能家居设备提供无线投屏、AI智能推荐等全新体验,让人耳目一新。
一个个实时更新的系统,一块块频繁闪烁的屏幕提示着观众:从个人生活到社会生产,从公共服务到社会治理,新基建早已深度融入并影响着人们的日常。
VR影院体验 中国网信网 李晓尹 摄
一场体验——数字生活零距离
数字生活面目如何?百闻不如一试。炫酷有趣的场景体验式观展是本次展览会的又一亮点。
“请刷脸通过”“请佩戴VR眼镜”……随着工作人员的引导,大批参观者在福州地铁6号线模型互动项目展区排队体验。据介绍,智慧地铁运营依赖的是数字大脑搭建的智能平台。依托先进的图像加速处理硬件的智慧安检系统,可实现毫秒级极速识别安检机过包过程中违禁品;有高精度人脸信息采集等AI技术加持的人脸识别系统,保障着人们在福州“一脸通行”。
5G车地通信演示 中国网信网 李晓尹 摄
一块汽车挡风玻璃能有多智能?在一个玻璃制造企业的展台前,开车无需低头看导航的体验让很多参观者印象深刻。加装ETC+RFID系统,以玻璃为载体,汽车就可以进行多场景交互,导航、聊天,甚至点餐、开会。
一边体验感受,一边了解“硬核”知识,场景体验让数字生活不再是充满距离的数据和难以理解的概念。数字未来,就在身边。
网信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