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张志强介绍,首都园林绿化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本身就是杨柳飞絮治理问题的“最佳答案”。在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建设中,选择乡土、长寿、抗逆、食源和美观的优良树种,不断优化林地绿地的生态功能,提高生物多样性。通过打造乔灌草立体化的混交结构,科学应用乡土宿根地被植物覆盖裸露地面,形成有效的立体缓冲区,提高对飞絮的吸附滞留,把飘落下来的飞絮牢牢“粘”在地面上。同时,在绿地养护中,对过密的林子针对性地选择杨柳雌株进行间伐,并结合对现有老、弱、残、病等杨柳树雌株的替换,从根本上减少飞絮总量。2020年至今,北京市重点区域已经修剪、更新改造杨柳雌株34万余株。此外,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聚焦重点区域和重点时段,通过多种措施开展精准治理,降低飞絮对市民生活的影响。
i自然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