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论坛 » 调查研究 » 正文

《是这个理》:我回老家当“农民”

发布日期:2020-10-26  浏览次数:1327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这里是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孟浩然的故乡,自古就是传统农业大区。沃野千里实仓廪,这里孕育了千古流传的田园诗,却也有和大多数当代乡村一样的隐痛。而如今,不过短短数年,走进襄州的村庄、田野,就能听见充满活力的笑语,也能望见人们满满的幸福模样。由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湖北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湖北电视综合频
 这里是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孟浩然的故乡,自古就是传统农业大区。沃野千里实仓廪,这里孕育了千古流传的田园诗,却也有和大多数当代乡村一样的隐痛。而如今,不过短短数年,走进襄州的村庄、田野,就能听见充满活力的笑语,也能望见人们满满的幸福模样。

 

由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湖北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湖北电视综合频道联手长江云,特别策划理论故事节目《是这个理》第10期“我回老家当‘农民’”正式推出,共同见证乡村振兴路上的TA能量!

 


(视频)

 

回乡创业遇瓶颈 政府扶持来解忧

 

40岁的刘比一是当地大名鼎鼎的硕士羊倌。他曾经是朱家洼村第一个考上重点大学的娃。2013年,一次偶然的契机,研究生刚毕业的刘比一决定:回乡养羊!就这样,刘比一盖起了羊舍开启了他的羊倌生涯,可问题也随之而来。摆在刘比一眼前最急迫的就是资金:很快,他前期筹集的资金全部花光,眼看着羊一天天长大,他连买饲料的钱都没有。2015年年底,一笔来自襄阳市和襄州区老区建设促进会的返乡创业大学生项目扶持资金,为刘比一雪中送炭。

 

解决了创业发展的瓶颈,刘比一的创业项目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凭借专业背景,吸收国外先进经验,他改变了传统养殖方式,变放养为舍饲,给每只羊建立个体档案,提升了羔羊的品质。2015年,刘比一在养殖场挂起了肉羊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牌子,吸引了不少农户加入。后来开拓了网络销售渠道,襄州区又着力改善了合作社周边道路交通等设施条件,羊卖得快、出得去,收入更让大伙儿喜气洋洋。目前,合作社已带动规模养殖大户6户,一般养殖户100多户,户均年收入达到了6万元。

 

乡村田园桃果香 融合发展共振兴

 

刘贵先是黄龙镇人,经过两年的摸索实践,刘贵先终于种出了高品质又高颜值的冬桃。他成立了冬桃产业发展协会,还制定了严格的冬桃种植、生产标准,统一提供桃苗、统一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很快,周围的种植户都慕名而来。到目前为止,刘贵先带动了周围528户种植冬桃。带动发展冬桃种植面积1000亩,每亩实现产值15000元左右。

 

随着冬桃产业扶贫开发项目、乡村振兴战略等一揽子政策的落地生根,襄州区政府先后投资1000多万元,为丁湾村打机井、建泵站、修道路,围绕冬桃产业链,积极推进冬桃连片开发和冬桃系列产品的深加工,打造丁湾桃乡田园综合体,带动“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黄龙冬桃产业发展,已经在丁湾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的良性循环。

 

2017年以来,襄阳市襄州区,已经有490人回乡创办企业,全区新成立合作社500多个,兴办家庭农场200多个,流转土地32万亩,直接带动当地109000多户农户加入合作社规模生产,带动贫困劳动力1万多人脱贫。

 

激励人才显身手 打造振兴新队伍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吸引各类人才参与脱贫攻坚和农村发展,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也是其中一个主要方面。 2017年,90后大学生村官王亚楠和薛明明,满怀雄心壮志来到黄集镇。三年的农村工作,让薛明明和王亚楠得到了淬炼,三年的乡土乡情,更让她们的根,深深的扎进了农村,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农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乡村振兴,就是要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截至目前,湖北省共有各类乡村振兴人才286人,参与到乡村振兴工作中来,其中,194名大学生村官深入农村,67人返乡创业带动一方。

 

越来越多的返乡能人、土秀才和大学生村官们,活跃在乡村的每个角落,在和泥土打交道,追寻自我价值,和乡亲共呼吸的过程中,他们把自己真正融入了乡村,和农村发展共命运。

 

 

湖北社会科学网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