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张伯礼院士回忆,中药现代化提出之初,中药产值才230多亿元。野生药材并不能满足供应,而且只靠野生药材,既不现实,也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因此,人工种植成为必然的选择。然而,“密集种植、大肥、大水”种不出好药。如何仿照野生环境进行中药材培育,成为新的科技难题。
张伯礼等多位有识之士深入云南、贵州、广西、内蒙古、甘肃等地考察发现,往往恶劣环境才能种出好药,称为中药的“抗逆性”生长。这些地方没有工业发展的好基础,却有好的生态环境。比如人参必须长在吉林的深山老林、三七就得在云贵高原种植。
2013年,在张伯礼以及时任国家食药监局副局长任德权的倡导下,中药材基地共建共享联盟成立,在科技人员和企业的帮扶下,一些地方因为种植中药材改变了面貌。
在吉林,人参从最初20万亩、几十亿元产值发展到现在数百亿元产值,并成功研发出成规模仿野生种植方法,带动了几万农户脱贫;在云南文山,人工种植三七曾经面临种质资源和根腐病的问题,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所长陈士林教授团队与当地科技人员合作,经过多年科研攻关,培育出抗病新品种,规范化种植、“三无一全”(无硫加工、无黄曲霉素污染、无公害,全过程可追溯)优良品种逐年增加。
同时,20余家企业参与到中药材产业扶贫工作中。以山西振东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在山西省平顺县、武乡县、左权县等19个县带动20万户农民受益。
“药材质量和品质是当前中医药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张伯礼说,建立联盟就是希望促进中药材基地从“种好药”到“卖好药”,让消费者“用好药”。通过“三无一全”认证,帮助企业控制产品质量,把优质中药材推向市场,促进优质优价,推动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
一枝一叶总关情。“如今联盟已经踏踏实实干了八年,取得了一定成果。我们希望老百姓知道我们种植的药和野生的一样好;让种植基地的人知道有更好的种植方法;让世界知道中国的野生植物不但保护了,而且还发展了,不仅开拓了人工种植中药材,服务医疗需要,还推动了产业脱贫,给人民造福。”张伯礼院士铿锵有力地说。
“此外,最重要的保障是,一定要实现优质优价,让使用无公害种植技术的中药材卖得上价,让农户受益,让老百姓吃上放心的药,实现良性循环。”张伯礼强调。
人民政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