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产业兴旺的实力乡村
产业兴旺是破解农村发展矛盾的基本前提。只有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加快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建设,激发农业发展新活力,培育农村发展的新动力,才能形成农村百业兴旺的发展格局。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将产业链、价值链、利益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通过多业态打造、多主体参与、多机制联结、多要素发力,构建种养加、产供销、农旅文等多元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支持开展“订单收购+分红”“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合作模式,确保农业收益和农民利益。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引领,实现多种产业融合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融合发展先导区、智慧农场、田园综合体等产业融合载体,建立利益联结紧密、配套服务完善、组织管理高效的示范平台,实现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生态保护等多种功能的深度融合。
强化科技要素支撑作用。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视察时关于“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农田、农机、农技”,促进农业科技化、水利化、机械化、生态化、信息化和标准化发展。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坚守耕地红线,保障国家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加快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加强对科技带头人、种养规模经营大户、新型职业农民的科技培训,逐步形成“专家+农技人员+基地+科技示范户”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推广模式。
建设集约高效的组织服务体系。推进新型经营主体组织化建设,降低市场风险和交易成本。夯实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基础地位,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引领作用。系统开展农民职业教育,培养农民的合作精神与现代契约精神。构建“新型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适度规模经营”的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实现农业生产要素规模化、农业经营规模化、农业社会化服务规模化和农业产业融合规模化,破解“小农户与大市场”“小规模与现代化”之间的矛盾,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
生态宜居,就是要保护好乡村绿水青山和田园风光,其根本是要实现美丽乡村建设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相得益彰。科学把握生态宜居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保护利用好山水林田湖草系统,全面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农村生态文明进步。
推进农村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持续革新绿色生产方式,把生态资本变成富民资本。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供竞争力更强的生态产品和服务。做大做强生态产业,推动改善农业生态系统,恢复和提升农村生态环境,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化绿色生态要求,制定生态产品和服务的统一标准,加强对生态产品和生产全过程的生态性管理。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将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文化建设相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农民精神文明进步相结合,积极开展农村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加强河道综合治理,推进“厕所革命”,祛除乡村生活陋习,实现村庄绿化美化、村容村貌整体提升。
强化乡村环境系统治理。以创新生态补偿机制、产权制度、治理体系为重点,发挥体制机制对治理环境的引领保障作用。开展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保护和利用好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一体化推进治水、治气、治土工程,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等技术措施,推行农业标准化清洁生产。
建设留住乡愁的魅力乡村
乡风文明,就是要大力传承中国乡土文化。通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农耕文明与现代文明相融共生,使“美丽乡愁”变成生产力,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内在要求和持久保障。
坚持正确导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积极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强化农民群众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将农村优秀文化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加快农村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与个人品德建设。
保护地域特色文化。突出乡村的独特性和多样性,注重历史文化名村、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等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积极开展对民俗、民风、民居等文化要素的保护。打造一批留得住乡愁的传统村落,提升乡村振兴文化质感。
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弘扬家庭和睦、尊老爱幼、科学教子的家庭新风尚,建设邻里守望、诚信重礼、勤俭节约的淳朴民风,培育农民群众的社会责任,强化农民群众在乡村建设中的主人翁责任感,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建设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
治理有效,就是要创新乡村社会治理,完善和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充分体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理念。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为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坚实基础。
强化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势,在构建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系中突出发挥党委、政府、社会、公众等各方面作用。建立尊重农民、清正廉洁、敢于负责的基层组织。立足于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加快推进治理方式和手段的多元化,把农村基层党组织打造成为具有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的坚强战斗堡垒。
完善“三治”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结构,充分发挥党组织、社会组织和自治组织的乡村治理功能。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完善群众自主议事、自治管理、自我服务机制,提高村民自治能力。加强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基层干部法治观念,提高农民群众法治素养;强调道德教化作用,塑造尊老爱幼、济贫扶弱、维护公益的道德标准,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
建设共享共富的幸福乡村
生活富裕,就是要通过现代农业的发展,使农民平等参与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不断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享成果、共同富裕。这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发展高效优质特色农业,打造新产业新业态,建立农民持续增收长效机制,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给农民工就业带来的挑战,加大失业或就业困难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务工就业路径,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加快推进农村资源要素市场化,积极利用大数据、信息、管理等现代要素,保障农民以生产要素入股的财产权利,提高生产要素增值率,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关注农村内部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创新收入二次分配机制,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
加快补齐农村民生短板。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继续加强完善农村路、水、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完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等值化。
促进农民全面发展。优化农民全面发展的社会环境,使农民在养老、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得到全面保障。推动城乡教育和健康事业一体化发展,优先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开展文化下乡活动,推进健康乡村建设,全面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创新乡村人才培育引进使用机制,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为农民全面发展注入新动力。
建设“四化”同步的活力乡村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需要不断注入发展动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同步发展、互动互联,既是解决“四化”短板和“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有效途径,也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不竭动力。
以新型工业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发挥新型工业化的技术优势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实现工业系统与农业系统的要素整合。依托特色资源培育引进一批综合竞争能力和引领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因地制宜建设一批规模化、专业化和组织化的生产基地;聚焦市场需求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
以城镇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城镇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城乡融合发展的两个方面。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积极发展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乡村繁荣发展;加快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扩大农业产品规模、提升农业商品质量,保障城镇建设中广阔市场需求与要素供给。
以信息化加快农业技术革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信息化深刻改变经济社会各个领域,也为农业和农村注入高质量发展动力。要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农业智能化建设,释放数据要素对农业贡献的叠加与倍增作用,不断革新农业生产技术,实现农业、水利、气象、地理数据资源的共享和主要作物精准监测。创新农业经营模式和商业模式,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开展名优农产品直播带货,拓宽营销渠道。
当前,我国正处于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的关键期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局之时,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补齐“三农”短板、巩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物质基础。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扣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推进农村产业、生态、文化、治理和生活全方位现代化,擘画出农业逐步强大、农村日渐美丽、农民日益富足的美丽图卷。
(作者系吉林省政协党组书记、主席)
学习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