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宁夏固原市隆德县油菜花海 中新社记者于晶 摄
谋划特色产业:从“被动扶”到“主动兴”
今年初,一部大热影视剧《山海情》展现了中国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史。作为影视剧中西海固地区的一部分,固原市是宁夏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
全国人大代表、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固原市委副书记、市长马汉成介绍,固原市正着眼抓细特色产业提质,如建设肉牛良种繁育基地等,“让农民兄弟‘发牛财’。”
从“被动扶”到“主动兴”,全国人大代表、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李郁华认为,要顺利实现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转换,必须从根本上遏制产业扶贫的短期化偏向,构建可持续的产业发展长效机制。
“对西部深度贫困地区而言,‘贫’就贫在产业、‘困’就困在产业。”他建议加快推动东西部共建“飞地经济”,以“飞地产业园”模式支持产业发展。
全国政协常委、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盟湖南省委会主委杨维刚建议健全扶贫产业发展用地、环保、信贷等配套政策,深化“龙头企业+产业基地+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小农户、经营主体、集体经济组织三方共赢。
吸附优质人才:从“引不来”到“留得住”
中国脱贫攻坚历程中涌现出不少人物典型,乡村振兴之关键也在“人”。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侨联副主席、宁夏侨联主席朱奕龙认为,为激励有志青年扎根基层,应完善农业科技人员创收创业双丰收机制,让农业科技人员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同时建立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长效机制。
从“引不来”到“留得住”,杨维刚表示,要坚持“内育”与“外引”结合,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乡土能工巧匠人才培养扶持力度,搭建返乡人才和大学生村官创业服务平台,支持基层运用双向兼职、技术入股等形式柔性引才用才。
“乡村现在缺的是农业科技和管理人才,我们欢迎鼓励这样的年轻人来到村里,建议可以给他们农村合作社股份的经营权,吸引他们留下来,更好地参与到管理中来。”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武义县柳城畲族镇青坑村村委会主任俞学文说。
加强乡村治理:从“强保障”到“优服务”
在这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基础上,应如何构建有效的乡村振兴治理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广西柳州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韦震玲认为,脱贫攻坚期间,国家针对贫困人口建立了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和教育保障体系,在乡村振兴阶段,一方面需要考虑保障体系的长效性和可持续性,另一方面还需狠抓服务质量,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此外,还应考虑到农村居民多样化的需求,顺应信息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智慧乡村”建设,打通服务百姓的“最后一公里”。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路南街道方林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方中华亦建议,要注重数字赋能加强乡村规划,以数字+要素、数字+产业、数字+生态等形式,实现乡村高质量发展。
他还提出,乡村治理现代化应被摆上“议事厅”,让村民拿着章程办事、村干部对照章程履职,实现“人管制度、制度管人”,打造乡村善治格局。
中国新闻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