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发病症状
猕猴桃褐斑病是猕猴桃生长过程中的一类重要的病害。发病初期,在叶片上出现黄绿色的小斑点,随后不断扩大至2~3 mm,病斑中部为灰褐色,边缘为深褐色,潮湿时病斑部位的叶背面会有霉层出现;发病后期形成不规则的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病斑中部呈褐色轮纹状,最大的病斑直径可达10 mm。随着发病程度的不断加重,病斑将逐渐连接,导致叶片大面积变褐,造成早期落叶[3-4]。
2 病原菌与寄主范围
2.1 病原菌
猕猴桃褐斑病主要是由链格孢(Alternaria sp. )侵染引起的一种病害[5-6],链格孢属于半知菌类真菌,其分生孢子梗颜色深,直或弯曲,单生或簇生。分生孢子的形态较多,主要有卵形、卵圆形、椭圆、倒棒状和倒梨形等,颜色为褐色,砖格状,具有隔膜,分生孢子的顶端有喙[7-8]。除了链格孢外,目前也有一些研究证实多主棒孢菌(Corynesporacassiicola)侵染也可引起猕猴桃褐斑病[9]。多主棒孢菌属于子囊菌门(Ascomycota)、座囊菌纲(Dothideomycetes)、格孢菌目(Pleosporales)、棒孢科(Corynesporascaceae)、棒孢属(Corynespora)。多主棒孢菌的菌丝有分枝,半透明,分生孢子梗顶端有0~9个层出梗。分生孢子多为单生,一般由2个或多个成串地分布于分生孢子梗顶端,有倒棍棒形、圆柱形等,孢子具有假隔膜,分生孢子的颜色大多为半透明[10-11]。
2.2寄主范围
链格孢在自然条件下可以引起多种植物病害,目前有研究表明链格孢可以引起茶树、葡萄、苹果、红橘等多种植物发病,如苹果链格孢能诱发苹果产生褐斑病[12],甘蓝链格孢引起白菜黑斑病[13],红橘链格孢能引起红橘褐斑病[14],茶树链格孢能引起茶树褐斑病[15]等。多主棒孢菌的寄主范围广泛,除了对猕猴桃产生严重的危害外,对橡胶、黄瓜等危害也很严重,其中关于橡胶和黄瓜等作物的多主棒孢菌的研究比较深入[16-17]。
3 褐斑病的发生规律
猕猴桃褐斑病病原菌一般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的形态在病残体中进行越冬,在第2年春天气候回暖时开始进行侵染[18]。叶片一般在6月上旬开始发病,到7月中下旬进入发病的高峰期,8月会造成严重的落叶现象,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发病较重。
4 病害的防控
在20个世纪90年代时我国浙中地区的猕猴桃上发生了严重的褐斑病,对猕猴桃产业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近几年关于猕猴桃褐斑病的鉴定和防控在陕西、四川、安徽等报道较多。赵金梅等[2,6]对陕西省中华猕猴桃上的褐斑病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发现,猕猴桃褐斑病的主要病原菌为链格孢,并针对链格孢进行了药剂筛选试验表明,氟硅唑、10%苯醚甲环唑、异菌脲、10%多抗霉素B对链格孢抑制效果较好;崔永亮[4]对四川省的猕猴桃褐斑病进行病原菌鉴定表明,引起猕猴桃褐斑病的主要病原菌为多主棒孢菌,嘧菌环胺和四氟醚唑对褐斑病病原菌菌丝的抑制效果较好;白伟等[19]利用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水分散粒剂对猕猴桃褐斑病进行防治后效果较好;吴晓枝[20]利用嘧菌酯、代森锰锌、甲基硫菌灵对猕猴桃褐斑病进行了防治表明,嘧菌酯对褐斑病的防治效果最好;刘欣[21]研究表明,0.5%小檗碱水剂防治猕猴桃褐斑病田间防治效果最佳。但关于猕猴桃褐斑病的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
除了化学药剂防治,田间管理措施对猕猴桃褐斑病的预防也有良好的作用。如加强果园土肥管理,增施入有机肥和菌肥,注意果园的排水和疏水,避免积水等现象发生,同时进行合理修剪,调整果园的光照和温度,冬季进行及时清园,扫除落叶落果,彻底清除病残体,从而减少病原菌,达到合理而有效的预防。
5 展望
猕猴桃褐斑病是猕猴桃上的重要病害之一,造成早期落叶,影响猕猴桃的产量与品质。在多个省份都有关于猕猴桃褐斑病的研究,但大多数研究结果都集中在病原菌鉴定和药剂防治方面,关于褐斑病的流行规律和生物防治等方面的内容很少。综合目前提倡的防治方针,做到绿色防治,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明确褐斑病病原菌的致病机理,摸清发病规律,为猕猴桃褐斑病的绿色防治奠定理论基础。
[参 考 文 献]
[1] 冷云星, 吴文能, 王 瑞. 猕猴桃软腐病的发生及防治研究进展[J]. 贵州农业科学, 2016, 44(9):56-59.
[2] 赵金梅, 高贵田, 谷留杰, 等. 中华猕猴桃褐斑病病原鉴定及抑菌药剂筛选[J]. 中国农业科学, 2013, 46(23):4916-4925.
[3] 张 敏, 张晓妮, 王海鸽. 猕猴桃生理性叶枯病与褐斑病的对症防治[J]. 西北园艺(果树), 2015(4):28-29.
[4] 崔永亮. 猴桃褐斑病的研究[D]. 雅安:四川农业大学, 2015.
[5] 潘 慧. 六盘水市猕猴桃周年主要病害调查及病原鉴定[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中国植物病理学会, 2017:517.;
[6] 赵金梅. 中华猕猴桃褐斑病病原鉴定及ClO_2杀菌效果的研究[D].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 2014.
[7] 唐 岚, 江厚利, 王义勋, 等. 链格孢属真菌分类研究进展[J]. 湖北林业科技, 2013,42(4):47-49,83.
[8] 王洪凯, 张天宇, 张 猛. 链格孢属真菌分类研究进展[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3):406-410.
[9] 黄秀兰, 崔永亮, 徐 菁, 等. 猕猴桃种质材料对褐斑病抗性评价[J]. 植物病理学报, 2018,48(5):711-715.。
[10] 朱发娣. 黄瓜多主棒孢菌(Corynesporacassiicola)对啶酰菌胺的抗性及其机理研究[D].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
[11] 张自心, 谢学文, 傅俊范, 等. 黄瓜棒孢叶斑病病原学和抗性基因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进展, 2016,6(3):169-173.
[12] 徐志超, 王 璐, 李 静, 等. 银杏内生菌对苹果链格孢霉的抑制作用[J].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2018,37(6):433-436.
[13] 王宁宁, 王 超. 不同碳、氮源对甘蓝链格孢菌菌丝生长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2(3):48-52.
[14] 陈昌胜, 黄 峰, 程 兰, 等. 红橘褐斑病病原鉴定[J]. 植物病理学报, 2011,41(5):449-455.
[15] 周园园, 吴治然, 贡长怡, 等. 茶树链格孢叶斑病的病原鉴定[J]. 植物保护, 2019,45(6):145-148,155.
[16] Dixon L J, Schlub R L, Pernezny K. Host specialization and phylogenetic diversity of Corynesporacassiicola[J]. Phytopathology, 2009, 99(9):1015.
[17] Boxun L, Xianbao L, Chunhua L, et al. Resistance evaluation of main Heveabrasiliensisgermplasms to Corynesporaleaf fall disease in China [J]. Plant Protection, 2014,40(5) : 86-92.
[18] 刘玉平. 软枣猕猴桃3种主要病害防治技术[J]. 防护林科技, 2017(8):120-121.
[19] 白 伟, 姜军侠, 朱岁层, 等. 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水分散粒剂防治猕猴桃褐斑病田间药效试验[J]. 农药科学与管理, 2019,40(2):54-57.
[20] 吴晓枝. 猕猴桃褐斑病化学防治试验[J]. 现代园艺, 2018(15):45-46.
[21] 刘 欣. 0.5%小檗碱水剂防治猕猴桃褐斑病田间药效试验[J]. 现代农业, 2020(1):26-27.
作者:苏文文(1992—),女,研究实习员,硕士,从事植物病虫害研究。E-mail:275272042@qq.com
来源:《农技服务》2020年5期84-85页
责任编辑:刘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