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调查地在云南省玉溪市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基地,地处北维24.23′,东经102.50′,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4~24.2℃,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分别为32.2℃和-3℃;年平均降水量787.8~1 000 mm,降雨多集中于6—10月,大、暴雨多集中6—8月,该地易发生范围小、强度大的“单点暴雨”。该基地美人蕉成片种植面积0.233 hm2(3.5亩),苗圃内的美人蕉品种主要有红花美人蕉、紫叶美人蕉和花叶美人蕉。
1.2 调查方法
于2019年4—6月在美人蕉成片种植苗圃园内每周定时调查。第1次调查时间为2019年4月7日,第2次时间为2019年4月9日,以后每隔7天调查1次,最后1次时间为2019年6月25日,共计调查13次。调查时采用挖土取样调査[2],Z字型5点取样,每点1 m×1 m(1 m2),挖土深度为30 cm。详细记载单位面积内虫态和虫量,记录危害症状。
2 结果与分析
2.1地老虎对美人蕉的危害症状
地老虎主要以幼虫危害,咬食美人蕉心叶及茎基部柔嫩组织,幼虫一般分为 5~6龄,1~2 龄对光不敏感,3龄前的幼虫多在土表或植株上活动,昼夜取食叶片、心叶、嫩头、幼芽等部位,将叶片蚕食成针状小孔洞。3 龄后分散入土,白天潜伏土中,夜间活动危害,常将作物幼苗齐地面处咬断,造成缺苗断垄。 4~6 龄表现出明显的负趋光性,白天躲藏在杂草根部附近,黄昏后出来活动取食,在土表层 2~3 cm处咬食幼苗嫩茎,使整株折断致死,严重时造成田间缺苗断垄。
2.2 美人蕉地老虎不同虫态发生情况
通过对成片美人蕉种植地进行取样调查(图1),成片种植美人蕉地老虎蛹出现初期在4月7日以前,出现高峰期在4月14—21日,消退期在4月21日后,5月12日后不再出现地老虎蛹。总体来看,地老虎蛹的数量较少。而地老虎幼虫的始发期也在4月7日以前,且此时数量相对较大,4月7—14日期间地老虎幼虫数量不断上升,大概为调查时的2倍,幼虫数量在在4月14日后开始下降,结束期在5月26日以后。从发生数量看,在调查期间,地老虎幼虫的发生数量明显高于蛹的发生数量。
图 1 地老虎蛹和幼虫消长动态
2.1美人蕉地老虎综合防治技术
2.1.1 人工防治 杂草是小地老虎产卵场所和初孵幼虫的食料,也是幼虫转移到作物上的重要桥梁[3]。因此,清除美人蕉地块内的杂草,能有效减少成虫产卵寄主和幼虫食料,同时减少部分卵和低龄幼虫;或用稻草或麦秆扎成草把,下加竹竿,插于田间引诱成虫产卵,每隔5 d换1次,将草把集中烧毁以灭卵。在高龄幼虫盛发期,每天早晨去找地块内萎蔫苗、枯心苗,拨开萎蔫苗周围泥土,挖出小地老虎的大龄幼虫处死。
2.1.2 诱杀防治 小地老虎具有趋光和趋化性的特点,可选用诱杀防治。在成虫盛发期,利用黑光灯(灯下放一盆水,水中放入农药,或倒一层废机油)或糖醋液(糖6份、醋3份、白酒1份、水10份、50%二嗪磷或90%敌百虫晶体1份)进行诱杀,宜选择在晴朗、微风、无月光的夜晚使用[4-5]。
2.1.3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最佳时期是2 龄始盛期至高峰期,此期幼虫抗药能力弱,用药效果最佳。可选用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10~15 mL/667m2、5%氯虫苯甲酰悬浮剂胺10~15 mL/667m2进行喷雾,若幼虫钻入土中可用30%毒死蜱·辛硫磷乳油400~500 mL/667m2、20%氰戊菊酯乳油1 500倍液、敌百虫600~800倍液进行灌根处理,或选用3%甲拌磷·克百威颗粒剂4~5 kg/667m2进行沟施。
3 结论与讨论
地老虎的一生分为卵、幼虫、蛹和成虫(蛾子)4个阶段,是一种远距离迁飞性害虫,迁飞能力强,昼伏夜出,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条件,而玉溪市4—6月温暖多雨的气候条件为美人蕉地老虎的发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4—5月地老虎幼虫发生量大,应及时进行防治。防治方法尽可能采用非化学防治,综合应用各种控制手段因时因地进行防治,以达到安全有效、持续控制地老虎的目的。
[参 考 文 献]
[1] 黄国涛, 欧阳底梅, 向其柏, 等. 美人蕉属品种分类研究[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5, 29(4):20-2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查质量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二):杀虫剂防治旱地地下害虫GB/T 17980.72—2004 [S]. 北京:出版社不详,2004.
[3] 王 峰. 小地老虎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J]. 现代农村科技, 2015, (01):30.
[4] 刘俊霞, 王晔青, 张宇翔. 美人蕉栽培及病虫害防治[J]. 中国花卉园艺, 2015 (14):35-36.
[5] 玉 勇, 杨茂发. 小地老虎在我国的发生危害及防治技术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36(33):14636-14639.
黄亚辉(1969—),男,研究员,从事茶树资源评价及利用研究。E-mail:13501513191@163.com
来源:《农技服务》2021年1期90-9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