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况
郑州棉麻工程技术设计研究所拥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名,河南省政府项目评审专家2名,科技部农业产业化项目评审专家8名,大学特聘客座教授2名。
多年来,郑州所紧紧围绕供销社传统优势的棉花加工与流通产业发展不同阶段的重大科技需求,以棉花加工与流通产业提质增效为导向,为棉花加工与流通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近年来,瞄准行业关键共性技术进行研发突破,先后主持和承担国家“十五”至“十三五”的重大研发计划等各类项目60多项,取得30多项科技成果;申请授权60余件技术专利,为引领和促进我国棉花加工行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做出了积极贡献。
近年来,郑州所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科研院所在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民技能培训中的积极作用,组织棉花加工行业优秀专家完成了50多期、20000多人次的技术骨干培训及安全教育,为棉花加工企业安全生产打下了坚实基础,保障了广大植棉农户的利益。制修订国家和行业标准60余项,编辑出版棉花加工专业资料6套、专业杂志200多期,为行业提供技术与信息的交流平台。
近几年工作情况
(一)深化党的建设。郑州所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刻认识思想建设的基础性作用,坚持制定并严格落实年度政治学习计划,引导支部将政治学习贯穿于“三会一课”等基本组织生活之中,不断完善中心组学习、专题讨论、讲党课、现场教学和知识测试等多种学习形式,切实保障“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二)推动出资企业治理。认真落实总社要求,扎实推进出资企业整改工作。一是成立机构,落实责任。主要负责同志任所出资企业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明确任务合理分工,迅速安排部署。二是认真制定整改工作方案,针对出资企业不同情况,提出切实可行整改目标,上报总社有关部门。三是紧扣时间节点,积极推动进展。
(三)全力抗击疫情,推动复工复产。按照总社防控方案和工作部署,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统筹安排防控工作。疫情期间,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免除3个月共计29.11万元房租。
(四)全面梳理制度体系。对科研、财务资产、人事劳资、党建、综合管理等制度进行全面梳理,提出制修订任务,推动制度体系不断完善,持续提升制度指向性、可执行性。
(五)保障科研课题如期实施。各课题研究团队通过各种渠道,努力克服疫情期间科研试验材料供应滞后、技术交流和项目验收等会议组织不便的影响,坚决保障各个科研课题按计划实施。
(六)推动产业经营目标实现。针对新疆疫情管控较严、市场形势严峻等情况,积极采取信息网络沟通等方式及时了解掌握市场动态。在全国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后,立即组织人员奔赴新疆,努力克服疫情引起的不利影响,辗转南北疆棉区。技术人员深入一线,为棉花加工企业检修设备、提供技术服务,有力促进了棉企尽快恢复正常生产。
(七)帮扶贫困地区农户。积极响应党中央及总社帮助湖北农产品摆脱滞销困境的号召,购买湖北茶叶约40斤共计10162元;购买总社对口支援安远县百香果237箱共计11613元,为贫困农户摆脱疫情影响、提高收入做出一份贡献。
(八)推动科研基础条件建设。上半年,加紧推进科研仪器采购、科研平台试制工作,完成“棉花调湿中试基地”建设项目一期工程,目前正在组织竣工决算。全面建成电工电子检测与控制技术研发综合试验室,搭建了棉花品质检测技术研究试验平台,建成棉花调湿智能化检测与控制综合试验平台,为棉花智能调湿技术研究提供了基础支撑,为科研创新能力、为农服务质量再上新台阶打下了坚实基础。
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郑州所将围绕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积极推进出资企业整改任务的落实;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的进一步融合;切实调整科研创新、市场经营与科技服务思路与方式,不断优化科研与产业资源,努力提高优质技术装备的研发水平,为棉花加工与流通行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郑州所将加强“两个创新引领能力”建设。一是以科技领军和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引进为重点,加强与相关单位的战略合作,培养软硬件相结合、机电一体化、懂市场能转化会研发擅检测等创新引领型人才;二是以棉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为重点,加强与有关大学合作,建设智能化的棉花加工与检测、信息化管理系统等创新引领型平台。2020年底前,认真编制“棉花调湿中试基地”二期建设规划方案,进一步强化科研平台建设。继续完成制度制修订任务,推动郑州所治理能力的提升。
此外,郑州所还将进一步强化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重点发展智能化的棉花调湿、除尘、在线检测、刷唛、搬运等成套技术装备,以及信息管理、大数据应用系统等核心科技产业,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编辑制作| 陆 璐
责编|李彩琴监制|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