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的是适合籽粒直收的专用品种“丰德存玉10号”,去年已试验8000亩;手下有200多名村社社长和农机师队伍,有最先进的播种、植保和收获机械……这是张庆贵接下8.5万亩大单的底气。“最大的底气,则是咱靠着金丰公社这棵大树。”张庆贵说,“资金不够了,可以申请贴息贷款;机械不够了,可以从外县调,也可以打包购进;销路不畅了,可以直接对接大型收购企业。”
在张庆贵的实践中,可以感受到一条“村级社长扎根农村扩大服务面积,县级社长因地制宜制定服务方案,总社统筹资源提供强大后盾”的运行机制。“这就是金丰公社围绕‘能下地、真服务’的目标,依托‘聚资源、建网络、做服务’三大抓手,通过3年的探索和实践,逐步构建完善的‘总社—县社—村社’三级统分结合服务体系。”金丰公社总部社长(董事长)李计国说。
依靠这套体系,发源于山东省临沭县、成立于2017年7月18日的金丰公社,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农业生产服务组织,将源自沂蒙山区的现代农业服务模式发展成为全国的样板。截至目前,金丰公社已注册成立县社526家、乡镇服务中心或村级服务站3.2万家,组织起村级社长和各类农机师近13万名,服务社员752万户,当季累计服务土地面积达3034万亩。2019年,金丰公社服务模式入选全国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典型案例。
聚焦“一二三四”,稳步踏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坦途
千家万户的小农生产,土地碎片化,导致规模化、机械化、科技化等现代农业元素落地缓慢;传统大水大肥种植方式,导致土壤质量下降,作物品质亟待提升;农业主体信贷抵押物少,资金筹措困难,扩大规模不易,缺乏有效的产销对接……这些难题汇聚到“谁来种地、怎么种地”这一时代命题上,让从沂蒙山区走出的李计国始终在思考。
2015年起,李计国带领团队选择了山东省临沭县、安徽省萧县等8个县进行试点,按照“组建农业生产性服务组织,解决小农生产无法解决的问题”的思路,进行探索和实践,逐渐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专业化服务组织运营和落地推广路径。之后,李计国便带着一整套的试点数据和运营方案,开始寻求合作伙伴。
2017年7月,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集团国际金融公司(IFC)、华夏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和金正大集团等共同注资,发起创立了金丰公社。按照打造农业生产服务综合平台的设想,金丰公社明确了“一二三四”的发展蓝图:
一个目标——通过股份合作等方式,牵头组建1000家县级金丰公社,发展30万名村级小社长队伍,服务5000万农户。
二大平台——推动政府“三农”政策落地的平台和带领社员共同致富的平台。通过“能下地、真服务”,帮助农户实现每亩地“多打200斤、多收200块”。
三大抓手——聚资源、建网络、做服务。上游聚集农资、银行、保险、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等资源,中游建设县、乡、村服务网络,下游为种地农户提供多元化服务。
四项服务——金融保险、农资套餐、生产托管、农产品销售。为农业生产全过程提供供应链金融保险服务,让农民扩大生产无资金之忧;将农资服务打包,既降低农户单独采购成本,又提高农资使用效率;从种到收到卖,提供全程托管服务,帮助农户实现“你在外打工赚钱,我在家帮你种田”的愿景。
重在运行机制,三级统分结合实现“多打200斤、多收200块”
青岛西海岸新区金丰公社社长徐亨敬1992年进入农资行业,2010年起从卖农资转向卖服务,并多次尝试与大企业合作,以期提升服务能力。2016年,处于探索试验阶段的金丰公社引起他的注意。“2017年,金丰公社一亮相,我宁愿赔上17万多的违约金,停止与其他企业的合作,也要加入金丰公社。”徐亨敬说。
打动徐亨敬的,是金丰公社的模式设计。强大的资源平台、先进的作业机械、高效的植保套餐、随用随取的金融服务等,让徐亨敬迅速成了“业界大拿”。“就植保无人机一项来说,咱能调集上百架,今年防治小麦条锈病,咱接了区里10多万亩的订单,完成得又快又好。”徐亨敬说。
与徐亨敬一样,众多的金丰公社县社社长依托总社提供的农资套餐、金融保险、生产托管、农产品销售“四大服务”,立足当地产业结构,破解共性难题,引进新机械新技术,制定服务方案,统筹“能下地的人”,多数成了当地农业农村部门器重的服务组织。在县社带动下,加入的村社社长学技术有培训,购农机低于市场价20%,还可申请贷款,扩大服务面积有绩效奖励,多数成了十里八乡很受欢迎的人。
金丰公社总社则以服务能力为基,分别与拜耳、荃银高科等农资企业,与雷沃重工、极飞科技等农机企业,与光大银行、太平洋保险等金融和保险机构,与鲁花集团、正大集团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统筹解决“农资便宜买入、专业机械种地、金融保险支持、农产品高价卖出”等方面面临的问题。
“核心是坚持问题导向,总社、县社和村社三级,宜统则统、宜分则分。”李计国这样解读金丰公社的三级服务体系,“近年来突出两个重点。一是抓增产,特别是在粮食作物上,意义重大。二是抓村级社长队伍建设,帮助他换装备、提能力,让他成为最会种地的人。”
释放“三大效益”,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注入“金丰力量”
“俺村这小伙儿行!把麦子交给他种,一亩打了一千三四百斤,比邻居高了两三百斤。这不,今年的玉米棒子,俺和邻居都交给他了。”日前,在山东省临沂市费县探沂镇立纪庄村,农民李明业说。
这位小伙儿是金丰公社在该村发展的村社社长李秀合。说起社长这个身份,35岁的李秀合脸上写满了自豪:“院里停的都是先进的播种机、植保无人机和收割机,服务方案是科学精准,这是咱告诉大伙儿‘多打200斤’的底气。”
“为农民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这让小社长成了村里很有面子的人。”费县金丰公社社长王雪笑言,“在这背后,通过专业化服务落地一大批先进生产技术,还可创造普通农民看不到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据金丰公社联合创始人、副总经理张祥介绍,释放“三大效益”,推动现代农业发展,金丰公社已通过近3年的实践,写到了全国526个县的大地上。
经济效益方面,实现了多元增收。主要粮食作物,通过全托管服务,已普遍实现“成本降低10%以上,产量提高10%以上,农户每亩增收200元以上”。经济作物重点瞄准推广水肥一体化、植保套餐等环节,助力增产提质,效益普遍增加12%以上。与企业合作订单种粮,帮农民每斤多卖3分钱以上,合力打造品牌农产品,带动农民增收7%以上。
生态效益方面,实现了农业废弃物闭环化处理,做到了药肥双减。过去,农民打完药随手丢弃药瓶子,如今金丰公社多集体采购大包装药品,且用完回收。通过推广种肥精量同播、水肥一体化、统防统治等服务,普遍能够减肥减药两三成以上。
社会效益方面,加快了现代农业元素落地,推动了地方发展。专业化服务瞄准规模化、机械化、科技化、智能化,众多先进技术迅速落地推广,并且“一推一大片”。助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的同时,把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工资性收入大幅增加。(记者吕兵兵 实习生白孟灵)
农民日报
责任编辑:张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