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创新发展 » 正文

创新农业发展模式 确保农民增收致富

发布日期:2020-08-06  浏览次数:168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革命老区科右前旗索伦镇位于内蒙古兴安盟北部,是科尔沁大草原最北端的分界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这里曾是喜扎嘎尔旗政府所在地。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如今的索伦镇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到处呈现出边境安宁、社会稳定、民族和谐、产业兴旺、环境优美、居民幸福、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索伦系满语,汉语意为狩猎

  革命老区科右前旗索伦镇位于内蒙古兴安盟北部,是科尔沁大草原最北端的分界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这里曾是喜扎嘎尔旗政府所在地。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如今的索伦镇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到处呈现出边境安宁、社会稳定、民族和谐、产业兴旺、环境优美、居民幸福、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

 

  "索伦"系满语,汉语意为"狩猎的围场"。相传在17世纪,康熙北巡到此,见此地山川形胜,四周被群山环抱,中间地带平坦宽阔,为椭圆形盆地,紫气萦绕,宛如仙境。在这片美丽而又富饶的土地上,洮儿河、满族河、哈海河三条玉带般的河流缓缓流去,河谷林带中飞禽走兽不时出没,康熙认定此处确是一方风水宝地,即封为御用狩猎场,并派兵驻扎。“索伦”一名由此流传下来。

  索伦镇自古以来就是兵家重镇、边塞重地。金朝女真人为了防御蒙古铁骑等部而修建的金界壕全长5000余公里,仅在索伦境内就长约20公里,呈东西走向,迄今依稀可见的界壕遗址墻仿佛又使我们看见了金朝大将婆卢火在此率兵打仗和组织修建“金长城”的情景。

  坐落在索伦镇内的苏军烈士墓、将军纪念塔见证了抗日战争时期中俄两国协同作战的深情厚谊。1945年8月10日,由日本关东军第107师团师团长安部孝一中将派重兵把守的最主要的军事战略要地,日军防线在苏军强大的火力攻势下被迅速突破。1946年10月,以喜扎嘎尔旗国民党反动分子、大地主武科甲为首的叛乱分子,密谋发动武装暴动,推翻新生红色政权,残忍地杀害了在喜扎嘎尔旗组织开展剿匪反霸斗争、组建新生红色政权的喜扎嘎尔旗旗长兼旗教导团团长唐永祚、旗教导团副团长吉格木德、旗教导团参谋长阿兴嘎、旗公安局长鲍永吉、旗公安局指导员官布舍冷、公安队长宝音乌力吉和公安队教导员那德木德等7名军政干部,史称“索伦惨案”。从此,红色基因、爱国情怀随着时间推移被深植在索伦镇这片革命热土上,这些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而英勇牺牲的烈士,是红色文化永久的历史丰碑,人民不会忘记,祖国不会忘记,他们的英魂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索伦镇地处白——阿铁路重要节点,是通往蒙古人民共和国东方省的国内外交通要冲和战略要地。1985年由“八一”电影制片厂上映的《索伦河谷的枪声》,其故事片就是在索伦军旅作家刘兆林创作的原型的基础上改编的。从此,索伦这个北疆军事重镇更加闻名遐迩,走向中华大地。

  1998年,迄今国内外唯一一块元代八思巴文圣旨金牌的发现, 仿佛让人们听到了曾经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再次踏进了索伦河谷, 铁蹄振振、鼓角争鸣, 一场厮杀在索伦河谷上演……圣旨金牌的“出土”让中央电视台的《探索发现》栏目走进索伦, 索伦这个具有历史考古价值、真金白银的名字,变得神秘起来,引来国内外无数专家、学者来这里探源,追溯圣旨金牌发现背后的故事。岁月不居,历史的记忆演绎着昨天的传奇,伴随着新时代奔跑的高速列车,如今的索伦已不是原有的模样,经过多年建设和发展,一个以发展生态绿色现代农业经济为标志的新农村、新城镇、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成就,向人们展示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近年来,在科右前旗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索伦镇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走遍索伦”大党建统筹全局,以“北药都 索伦名镇”为建设目标,将生态保护、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截止到2019年末,全镇总人口4108户12797人(农业),人均纯收入从2014年的2681元增加到12160元,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19.02%降至0.36%,并于当年实现全镇脱贫摘帽,书写了新时代索伦镇发展的奋斗新答卷。

  一、立足资源优势,实现重点突破

  索伦镇地处大兴安岭向松嫩平原过渡地带,东与扎赉特旗接壤,西与牧区满族屯满族屯乡相邻,南与乌兰毛都苏木相望, 北与阿尔山林区相接,日照充足,水源较好 有霜期长、无霜期短,属高寒山区、农牧林结合经济类型。辖区面积211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万亩,草原面积62万亩,林地面积6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8.6%,为科右前旗苏木乡镇比例最高。该镇四周群山环绕,有洮儿河、哈海河、满族河三条主要河流,是名副其实的青山绿水环抱的美丽小城。此外,这里交通便利,四通八达。白阿线铁路由东南至西北穿越索伦全境,省道S203南通吉林省白城市和兴安盟行政公署所在地乌兰浩特市、北通阿尔山市,地理位置优越,物产丰富,具备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必备开发条件。

  索伦镇不仅地理位置优越,而且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境内有茂密的森林、奇石林立的山峰、精美别致的清溪和广阔无垠的森林,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文化景观于一体。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创造的珍贵文化遗存金界壕和以圣旨金牌为主元素修建的主题公园积淀了丰富的蒙元文化,苏联红军烈士墓(纪念塔)、“索伦惨案”烈士墓使这里成为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平台,毕其格台摩崖题记、宝田摩崖、索伦湖等人文景观为发展旅游产业提供了重要依托,将军石、鸡冠山、将军坝、旗杆山等自然景观为索伦镇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助力脱贫攻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索伦镇党委、政府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旅游产业作为经济增长的突破口,以旅游+农业助力乡村振兴,按照“保护生态、因地制宜、彰显特色、合理开发、精心布局、有序发展”的要求,瞄准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生态环境优良、村民新区形成、三产后劲十足以及农牧林结合部的优势,又是阿尔山旅游地的重要节点,大力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旅游业逐步成为拉动镇域经济快速增长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为索伦镇脱贫攻坚工作注入了新力量。

  目前,索伦镇紧紧围绕“把旅游业打造成最具发展潜力的幸福产业”的发展定位,以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发展目标,在已有丰厚而独特的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正积极推进药王峰景区、中草药五彩大地旅游区、索伦镇革命烈士纪念馆等景点创建工作,并以“提升公共服务、提升度假设施、提升度假产品”为抓手,全面推进乡村客栈、民宿、农家乐、现代观光、采摘农业等旅游项目,并且已着手完善旅游产品项目,增加旅游特色产品,规划确定旅游景点精品路线,提高旅游档次,设法增加旅游收入,为广大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旅游服务……,随着省道S203公路建设水平的提升,这里已成为从乌兰浩特至阿尔山景区的旅游的重要客源地。为此,索伦镇党委、政府不遗余力地正在争取项目资金,增加景区设施投入,高起点地加快打造索伦河谷大景区,按每个游客至少在此游玩两天的设计思路,进一步整合自然旅游资源和文化旅游资源,做精做大做强做长旅游产业和品牌,通过培育旅游业拉动民生经济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索伦镇的旅游必将成为第三产业最大的亮点,集体经济增收的主要来源,率先成为科右前旗全域旅游的示范区,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祖国北疆。

  二、引进龙头企业,发挥带动作用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只有产业兴旺了,农民才能有好的就业、高的收入,农村才有生机和活力,乡村振兴才有强大的物质基础。产业固然重要,可根据当地资源条件如何发展优势产业,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和产品优势,提高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这就需要找准突破口、切入点和经济增长点,首先定位定向定目标,做到一张蓝图画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干就要干好,干出成效来。近年来,为了让农民就地就业、就地致富,索伦镇党委、政府在充分调研基础上,根据农民的自愿,提出了“好地种粮食、薄地种药材”的科学主张,紧紧抓住国家复兴中医药的契机,以“中药养生小镇”为建设目标,立足当地林地资源充裕、生态环境优良、气候条件适宜等有利条件,发展特色产品经济,坚持把中药材产业作为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壮大县域经济的优势特色产业来抓,大力发展以苍术、防风、桔梗、赤芍、黄芪为主的中药材产业。经过几年的努力,索伦镇中药材产业的发展规模日益壮大,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经营方式不断创新,已经闯出了一条依靠结构调整、主打精品特色种植品牌的发展之路。

  中药种植是我国正在兴起的一项种植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了进一步拓展中药材产业化发展框架,使索伦镇中药材种植不断向基地标准化、品种多元化、产品优质化方向发展,2017年,经过前期实地走访考察,索伦镇党委、政府主动作为,多次与国内大企业联系,成功地引进了安徽省井泉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布局,在索伦镇联丰嘎查建立了“政府+龙头企业+基地+集体经济+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致力于以龙头企业为引擎发展乡村经济,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当年,索伦镇联丰嘎查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的19栋日光暖棚园区建设完成,水电等基础配套设施相对完备。为发展本土中草药产业,壮大嘎查集体经济,联丰嘎查两委班子与党员村民代表共同商议,将集体日光暖棚以每栋每年5000元的价格发包给井泉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主要进行中药苍术育苗,年效益可达300万元,仅此一项嘎查集体经济每年可增加收入9.5万元。井泉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还以基地为核心,扩面流转联丰嘎查农民土地1060亩,种植苍术1000万株,农民每亩收入达2万元。

  同时,通过井泉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育苗基地的示范引领,联丰嘎查大部分居民开始转型种植中草药,现育苗基地已吸纳社员30余户,带动45户群众发展庭院中草药,每年雇佣农牧民400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0人次,主要从事草药的种植和管理,形成了“药材基地+集体经济+农户”的产业模式,使农田耕地效益实现翻番,同时还吸纳附近贫困户就地就近就业,结束了以前“散兵游勇”的状态,从而加速了全镇中药材规模化发展的步伐,杜绝了村民们上山无节制采药、严重破坏生态系统的不良现象,实现了由滥挖乱采野生药材到种植中草药的转变,既保护了草原生态,又增加了集体经济与庭院经济的收入。

  经过近4年的不断探索和共同努力,在科右前旗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索伦镇党委、政府和联丰嘎查两委班子的带领下,联丰嘎查已基本形成了以中草药种植为主导、农畜商多元化发展的产业大格局。井泉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中草药种植示范区项目累计流转土地共计1.5万亩,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19户247人,流转土地面积1111.5亩,每亩流转土地每年实现增收210元;累计提供临时就业岗位500个,带动农户300户611人,实现就业收入660万元;提供长年就业岗位20人,年人均工资达到4.8万元,累计实现就业收入288万元,真真正正让外出务工不再是当地贫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此外,仅2019年,联丰嘎查人均收入达9000元,集体经济达10万元,实现了经济效应、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苍术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含有挥发油及少量苍术酮、维生素A样物质、维生素B和菊糖,药用价值极高,具有燥湿健脾、燥湿、祛风散寒、明目的功效,市场供不应求。截止到目前,索伦镇药材种植面积已达3万亩,其中苍术2.4万亩,是全国苍术单品种种植面积最大的乡镇。下一步,索伦镇扶持龙头企业加强中药材仓储、晾晒场、烘干室、冷藏库建设,升级初加工设施,引导初加工企业按照药品级、食品级、工业级标准进行规范化产地初加工,提高中药材产地初加工水平和产品附加值,带动农户持续增收。

  三、调优农业结构,确保农民增收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而产业是农村长远发展的根基,是脱贫致富的主要依托。几年来,索伦镇党委、政府积极推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通过争取政策支持、协调资金和农技服务等方式, 把发展大棚蔬菜生产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采取多项举措,积极引导农民开展大棚蔬菜种植,在带动产业升级、经济增效的同时还拓宽了当地百姓增收途径,增加了经济收入,实现了经济发展与民生保障双赢。

  联合嘎查位于索伦镇政府南2公里处,省道S203公路、索满公路、白阿线铁路贯穿村行政区,特殊的地域条件促成了该嘎查蔬菜种植产业的发展。为了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调整种植结构,有力促进蔬菜生产的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和优质化, 自2012年起,在索伦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联合嘎查“两委”班子利用嘎查扶贫资金在当地建立了9座蔬菜暖棚,为村集体所有,总占地面积约30亩,带领当地群众发展果蔬大棚, 为群众开辟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道路。联合嘎查“两委”班子通过将蔬菜暖棚以每座3000元的价格租给当地有意愿的贫困户经营,收取的租金除少数留作村集体经济外,大部分发给全嘎查58户贫困户家庭,以帮助他们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大棚内可种植各类反季节无公害蔬菜10余种,年可轮作蔬菜3—4茬,每座大棚经济效益在2万元左右。大棚果蔬除了满足当地群众、饭店和商超需求外,还销往乌兰浩特市、阿尔山市等地,销售市场广阔,不存在滞销的情形。此外,由于果蔬具有纯天然、有机无公害的特点,深受消费者的好评和青睐。蔬菜大棚不仅可以孕育特色产业,还可以通过产业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在联合嘎查村集体果蔬大棚的效益影响下,当地及周边农户依托索伦镇富饶的农业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优势,自费建起了蔬菜大棚,做起了蔬菜种植业,如今靠大棚每年能有1万元的稳定收入,棚室果蔬产业已经成为拉动联合嘎查农民致富增收的有效途径。

  走进农忙时节的联合嘎查,越来越多的农户尝到了大棚经济的甜头,农民们虽然汗流浃背,脸上却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如今,随着全镇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及规模的不断壮大,索伦镇党委、政府将继续秉承调优结构、举生态旗、打绿色牌、走特色路发展理念,在扩展农产品品类、提升果蔬品质、拓宽销售市场等方面下真功夫苦功夫,带领全镇农户驶入增收致富快车道,从而真正做到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四、坚持政策扶持,鼓励妇女创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培育发展家庭农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突出抓好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两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赋予双层经营体制新的内涵,不断提高农业经营效率;要重视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注重解决小农户生产经营面临的困难,把他们引入现代农业发展大格局。近年来,索伦镇鼓励村民因地制宜,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同时积极引导妇女以家庭为阵地、以庭院为载体,利用家中可用“半劳力”“弱劳力”大力发展庭院经济,使农家庭院“方寸之地”变成独具特色的聚宝盆,让群众脱贫有“业”可就,有“路”可循,让农户致富有“路”可走,闯出一片新天地。

  积极扶持创业带就业企业,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头作用,是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的好做法。索伦镇鑫伟农牧业专业合作社位于联兴嘎查,成立于2018年,是由外出打工妇女付金华返乡后利用自有资金和嘎查扶贫资金创建的,是合作社、项目农户、村民三方的利益联结体,合作社通过和项目农户签订养殖协议,由合作社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技术管理,高标准发展“西门塔尔肉牛订单养殖”,在保障项目农户利益的同时也带动了周边农户发展牛产业,延伸了肉制品加工产业链。合作社成立以来,付金华抱着 “劳动群众共同致富”的理念,以 “家庭贫困者、因年龄大及家庭原因不能外出打工者优先使用”为原则,带动了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10户27人就业,年人均收入达8000元以上。

  为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和发展绿色旅游经济,在安徽省井泉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中草药育苗基地的示范带动下,联丰嘎查60%的群众,以妇女为主,利用自家房前屋后的闲置土地,发展“庭院经济”作物,主要种植苍术、赤芍、桔梗等中草药,逐步把“闲置地”变成村寨“靓化点”和致富“增收点”,既美化了村庄,又使美丽庭院逐渐成为村民增收的新渠道。据统计,联丰嘎查庭院中草药种植面积达120亩,户均年增收5000元,广大妇女为建成环境优美、整洁有序、形象怡人的美丽新联丰和旅游环境充分发挥了"半边天"的作用。

  庭院经济以其经营灵活、管理方便、投资少、成本低、效益高的特点与优势,成为了农民新的增收致富出路。吕建楠是索伦镇联丰嘎查地地道道的村民,今年30岁,家里有5口人。走进吕建楠的家,宽敞明亮的新房,整洁干净的院落,长势喜人的中草药材……到处都体现出了这个农村媳妇的勤劳和智慧。2018年,吕建楠通过对自家房前屋后的两处菜园子共2亩多地进行整理和改造,里面种满了长势良好的白芍和苍术,到2020年已经是第三个年头了,仅“庭院经济”一项年均收入就超1.2万元,走上了“小庭院”创造“大财富”的致富新路。联丰嘎查像吕建楠这样发展庭院中草药种植的农户还有很多,一户挨着一户,就连街道两侧的闲置空地也都种上了药材,庭院经济搞得红红火火,正朝着小庭院、大产业、高效益的趋势蓬勃发展。2020年被兴安盟妇联评为农村科技致富女能手的李秋香家也是如此。李秋香家里共有4口人,早年就是依靠发展庭院大棚蔬菜致富的。如今,随着外地蔬菜的引进,夫妻俩便寻求转型,为有效提高闲置土地利用率,让“小庭院”最大限度发挥作用,开始在自家园子里即种菜又种药,年收入达近3万元。可以说,庭院经济种植面积虽然不大,但是,它比种大田的收入要高得多,且易于管理经营,有利于美化了自家的居住环境,可谓一举两得。

  庭院经济产业发展模式,既消化了不能外出务工人员和老弱群体等劳动力,也使得当地劳动力被充分利用,让当地百姓足不出户,在家门口实现增收,在一座座“小庭院”里为乡亲们写就一篇篇充满活力的幸福“大文章”,实现了“扮靓乡村,富了农户”的目标。同时,改变了农村妇女“背景离乡去挣钱,留下老小无人管”的现象,做到了务工增收、照顾家庭“两不误”,进一步增进了社会稳定、促进了家庭和谐。索伦镇也将通过引产业、搭平台、强服务等方式不断推动庭院经济发展,让索伦镇农村更加靓丽、农业更加强大、农民更加富裕。

  目前,索伦镇党委、政府带领全镇各族干部群众实现乡村振兴的发展思路、目标方向、愿景蓝图已经确定,并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已经有了一个好的产业规划、开端和基础,在摘掉贫困的帽子、建成小康社会、共同致富的道路上,他们并不满足自己已取得的傲人成绩,决心继续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振奋精神,鼓足勇气,乘风破浪,启帆远航,扛起新使命、续写新答卷,不断奋力开创索伦镇发展壮大的新局面。

  (孙连春 额日德 王佳琳)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